第十三章:白波贼13(2 / 2)

可你们看看自己,低头丧气意志消沉,你们能带好兵?带出来的士兵还有多少士气?”

他说着,突然一声怒喝:“都给我抬起头来。”

那些军官明明刚才还看不上他,想着怎么跟他作对,现在却不由自主的齐齐站直了身子,挺起了胸膛,抬起了头颅。

曹操才满意的点了下头:“现在你们要记住我,我叫曹操,乃是朝廷的虎贲中郎将,刺杀过张让,讨伐过黄巾。

我来这里是带你们讨平白波贼的,不是来跟你们混日子的,有不想干的现在就可以离开。想跟着我建功立业的,来日上了战场,谁也不许给我拖后腿,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众人大声应道。

曹操又问:“可有想卸甲归田的?”

“没有。”这次的声音比刚才还大。

曹操将马鞭重重的往桌上甩,啪的一声响去,挥手道。

“牛辅董璜留下,其他的人各自回营整顿兵马,等待检阅,你们未来的军职将由你们的士兵决定。士气盛军纪好战力强的,你们的官职就高。士气低军纪差战力弱的,你们的官职就低。”

然后他就让这群军官散了,他们呼啦啦的朝外走,有些忧虑也有些兴奋。

对于战力,他们并不担心,而忧虑的是不知道曹操的军纪标准在哪里,跟董卓在时会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他们一边走一边探讨,总之这几天先约束好部队,军纪标准可以慢慢试探。

等他们走后,曹操绷着的脸才松了下来,又恢复了一张笑脸,开始布置工作。

跟他一起来的几人,他已帮着表奏了官职,夏侯惇长史,夏侯渊和张辽分别为从事中郎,曹仁和鲍韬则是别部司马。

领兵出征就是这一点好,身边的人也跟着水涨船高。

他看着董璜道:“令叔父对你另有安排,你有何打算?”

董璜道:“末将自然是听从我叔父的,这两天就收拾一下进京,军中的弟兄们,就有劳曹中郎了。”

董璜的语气有些消沉,有对军营的留恋,也有对弟兄们的不舍。

他是董卓哥哥的唯一儿子,父亲早逝,从小跟着董卓长大,两人情同父子。董卓对他的照顾甚至还要超过亲生儿子,前几天就给他来了密信,安排的去处也说了。

曹操点了下头,没再多说什么,而是转头看向了牛辅。

他对牛辅早有了解,这人对董卓忠心耿耿,能力不缺,只要愿意配合,他并不介意带他留在身边。

也对此早有安排,所以他军司马的位置才空了出来。

他对牛辅道:“可愿在我军中为司马?”

司马的位置很高,曹操能给他已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对他来说甚至是个惊喜。他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董卓的信里已经明言,让他听从曹操调遣。

当即就表了态:“末将听凭曹中郎调遣。”

“好。”

曹操终于真心的笑了,这个过程比他想象的顺利。来的路上,他曾想过杀人立威,分化拉拢,威逼利诱等各种手段,结果都没用上。

他总结了一下,一来,得益于这些人对董卓的忠诚,二来,得益于自己过人的魅力。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他想挠头,但是头盔挡着,于是他拿下了头盔才开始挠头。

而他挠头的原因是因为一张地图,并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看懂了。

牛辅正在说着:“这伙白波贼起于白波谷,起初不过一伙流寇,一路向北劫掠,与于夫罗联合攻破了太原,如今已有十余万众。

或许是因为并州贫瘠,他们一路又返回了河东,前几日刚攻破襄陵,接下来,应该是临汾,闻喜以及安邑。”

牛辅在地图上比比划划的说着,手指停在了注明安邑的点上。

于是曹操就挠起了头,他的猜测和牛辅差不多,这几个地方都是产粮大县,而且距离很近。

白波贼的目标是粮食,现在秋收还没结束,粮食刚收上来,抢一把,盆满钵满,有着十几万人要养活的白波贼,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不过这未免也太嚣张了,丝毫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难道不知道安邑有四万大军?还是说,他们根本不把这几万部队放在眼里?

他并不知道,白波贼之所以杀回河东,是因为他们知道了朝廷内乱,董卓离开河东去了洛阳,他们算定了朝廷没空管他们,想借着这个机会发展壮大,将来也好接受招安,就像太行的张燕一样,混个中郎将当当。

在另一个时空里,抱着这种思想的白波贼,就在河东与牛辅大干了一场。还赢了,也成了董卓迁都的原因之一。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朝廷的内乱这么快就被解决了,又重新派来了曹操。

此时的曹操还没爵位,梦想也还是征西将军,所以他对歼灭白波贼有着强烈的欲望,可不是当时疲于防守的牛辅。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巡弋。

闻喜县的位置很好,三面环山易守难攻,与临汾之间有一条山谷相连。只有南面没有阻挡,而安邑就像一名门卫堵在这里。

曹操的手,指向那处山谷:“这是什么地方?”

牛辅道:“龙头堡。”

曹操想,如果我放白波贼进闻喜县,在这里设下一支伏兵,堵住他们的退路,是不是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他又将目光上移,落在了注明临汾的位置,眼神中出现了短暂的迷离,但那只是一小会,很快又坚定的看向了闻喜县。

时间流逝,就像滚滚江水一去不返。

转眼半个月过去,一路游山玩水的孙坚,带着一家老小终于到了洛阳。

为了让看起来就没什么文化的儿子沾染些文气,他特意选了南门进城,这里是太学所在。

不过到了后,孙策显然对太学什么的兴趣寥寥,就连围了许多书生热闹非凡的熹平石经,他也只是凑热闹看了一眼就失去了兴趣。

然而,他却在人群中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他怎么也没想到跑到洛阳竟能遇到熟人,便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兴奋得跳了起来喊:“公瑾,公瑾。”

这简直就是宿命的相遇。

周瑜一会抬头看看石碑,一会低头奋笔疾书,身前是一个跪伏在地上的仆人,他的背被当成了临时书桌,上面摆着竹简,用来给周瑜抄写石碑上的经书。

听到有人在喊,周瑜手上的笔猛的顿住,就像踩了一脚急刹车,抬起头朝声音的方向看去。孙策在人群中蹦蹦跳跳拼命挥手的举动一下就出现在他眼前。

原本因为被人打扰而有些阴郁的脸顿时笑容灿烂,将笔往竹简上一拍直接站了起来。

“伯符…”他也挥起手来,顾不上他人的不满,像头公牛一样冲开人群朝着孙策奔去。不一会,四只手就拉在了一起,四只眼睛看着彼此,只是大笑却久久无语。

当那股兴奋劲过去,孙策突然感叹:“可惜。”

弄得周瑜莫名其妙的问:“可惜什么?”

“可惜是个男的。”

孙策突然大笑起来,周瑜却是一脸嫌弃,但嘴角却不时抖动,那是想笑又不乐意笑的微表情。

这时候,孙策的大手已经勾上了他的肩膀:“哈哈,你我相逢,那今夜就该不醉不归。”

随后两人勾肩搭背有说有笑。

孙坚牵着孙权在一旁看着,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对于孙策能有自己的朋友,他感到欣慰,这一刻他才突然意识到,孙策的年龄已经十四了。

他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

小时候也没少不醉不归,经常被他父亲拿着棍子撵,撵着撵着他就长大了,而那个撵他的人却永远的消失不见了。

自从父母死后,他已经忘了自己有多久没回富春了,那地方好像还是家又好像不是。

人生就像一场轮回,现在他站到了父亲当时的位置,而孙策则成了当年父亲口中的那个小混蛋。

不过这小混蛋可比自己幸运的多,当年的自己只是个小地主的儿子,而这小混蛋已经是卫尉的儿子了。

这一想,一股成就感突然从心底冒出,让他暗自得意,就想着让孩子们也沾沾自己的取得的成就。

他对孙策道:“今夜府中设宴,你若有同窗好友在洛阳,可以叫来府中一聚。”

他依旧保持着严父的形象,所以话并不多。

却也足够孙策欣喜若狂,也像别人家的乖儿子一样,恭恭敬敬的朝着孙坚鞠躬,然后说一句:“多谢父亲。”

他拉着周瑜开始喋喋不休,有没有什么值得结交的朋友,或是京中有没有年龄相当的青年才俊,有没有办法把他们请来一聚。

周瑜其实来洛阳并没比他早几天,认识的也就些亲近的家族中的子弟,不过他眼界高,其中并没他看得上的。

于是孙策一阵失落。

跟周瑜约好了晚上相见,又随着孙坚踏上了入城的道路。

就在孙坚的左脚跨过开阳门的中线时。位于章德殿中正发着脾气的萧申,突然收到了任务完成的提示。

完成任务:送天子回宫并掌控宫城防卫,获得积分50000。

当前余额:50800。

主线任务:平稳过度,直到天子亲政:奖励积分100000。

支线任务:叛军严重影响百姓生活,清除叛军贼寇,按实力强弱获得相应积分。

彼其娘之,还好有支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