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136(2 / 2)

  医馆使用的纸张是普通的黄麻纸,荀澜远远看着,方子上的字一个都不认识。

  不由感慨:果然不论是哪个年代,医者写的方子都如同天书啊。

  王医师旁边竖着一个牌子——“州牧义诊”,也就是说看诊和开方都是不收费的。百姓拿了方子可以自行去药房抓药和煎药。

  官不与民争利,药铺是依照掌柜祖辈传下来的渠道和口碑在做生意,所以荀澜没怎么涉足。

  如果病得太重,需要住院治疗,则要缴纳诊费。还有不想排队,想要医生为自己细细看的,也需要缴纳“专属坐诊”,在经过掌柜的同意后,请另一位医师出来,另开一专属窗口。其实也就是现代社会的VIP号。

  出了前屋是一小庭院,搭了个几个棚子,几个学徒在煎药。中间的三间大屋被隔开,改造成了住院的地方,能容纳十余人。

  再后头就是医馆人住的楼阁和他们的小院子。医师、学徒和伙计,只要在当地没有屋子的,都可以住在这里。一楼的屋子有上下的木头架子床,也有大通铺。

  二楼则是掌柜和医师住的地方,都是单独的一间屋子。

  此外,院子里还设有厨房、厕所和药物储存间。在现代这只是一家门诊的规模,放在汉代,却是数一数二的大医馆了。在这个年代,有三位医师坐诊的医馆,可是十分罕见的。

  荀澜一开始就奔着规范化去的,他觉得只有提高了医师的待遇,给他们一份相当于铁饭碗的工作,医师才有动力和时间教授和指导他人。在古代,医者的地位比较低,比士、农、工、商下一等。所以造成了一种现象,成功的医者的后人因为家里有了钱财,就有条件读书和务农了,医术自然而然就失传了。

  颍川富庶,平时给诊金多,每个县的医馆都可以配备上三名医师。荀澜开出的福利条件很好,而且说医馆归州牧府的从事直接管理。有州牧府作为背景,自然没有人敢医闹,也没有人会恶意拖欠诊费,更不用风餐露宿在各个村子间奔波了,大部分医师都直接答应到医馆中做活,签了三年、五年、十年不等的契约。

  但在豫州的一些其他县,有时候连两位医师都招不到,只能多招一些学徒。村里的一些赤脚大夫,其实医术有限,荀澜给他们发的吊牌上都写着“学徒”二字。只有经过学习,通过考核了,才能得到“医师”的衣服和吊牌。

  这也是一种变相激励了。为了尽快培育学医的人才,荀澜还特地出台了奖励政策。能够识字,读得医书的人,皆可以申请当学徒。

  不过不识字的,得先去他刚开的“颍川识字堂”,学会认字,得到结业证书才可以。这个识字堂,其实就是个扫盲素学班,以千字文为教材,逐步扩展到生活中的常用字。收费极为低廉,只要缴纳十个铜钱,就能上一个学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