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古代商女对照组(9)128(1 / 2)

  不过,更加松软舒适、不易扁塌的棉被,却被她成功捣鼓出来了。

  燕家祖祖辈辈,都以织布、染布、卖布,和给人裁衣为生。

  燕父没有别的孩子,燕灵川从小就被当继承人养,燕父的一身本事也都传给了她。

  比如说,弹棉花。

  棉絮要做成棉被胎,靠人的手来直接加工,那肯定是不可能。

  弹棉花,是利用扯动绷紧的弓弦时,弓弦的高速震动,来达成使棉絮变得更松软、蓬松的效果。①

  因棉花尚不普及,棉被也仅仅只是在诸如富商、地方小官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家中被用到,弹棉花的工序,也一直都没有太大的改进。

  如今燕晨提出来,燕灵川领着手底下的几位弹花匠,琢磨了数日。

  最后赶在燕晨出发之前,造出了新的弹棉弓。

  新的弹棉弓,由原来的一尺半进化为四尺大弓,弓弦改用牛筋弦,弹棉时,改用手拨弦为用槌敲击。

  一把长直弓横在四尺大弓上,棒槌敲一下,两条弦都能带来震动效果。②

  新的棉被一打好,燕灵川往给燕晨准备的行李当中装了两床。

  此外,她还发散思维:

  能不能将新弹棉弓弹好的棉絮,填充在衣物中?

  这种方法,燕灵川小时曾和燕父尝试过。当时就是因棉絮硬塌得太快,加上消耗过多,才选择放弃。

  而如今弹棉弓经过改良后,不仅弹出来的棉絮更软。

  同样数量的棉花,弹好后得到的棉絮体积,也比之前大有提升。

  燕灵川说试就试。

  如今已是开春,她便没有填塞过多的棉花,只做了几身薄棉袄。

  最后一算成本,整个人乐开了花。

  倘若皇帝当真如养弟所说,打算大力推行棉花的种植,那恐怕整个苏州,不,整个景国的布行主要卖的布,怕是都要从麻布变为棉布。

  燕灵川毫不犹豫,收购棉花,令手底下的作坊开始赶制薄棉袄。

  一部分,她直接挂到自家布行去卖。

  南方的冬日不长,买的人少没关系,但一定要把「第一」的名号打出来。

  更多的部分,她则是思及养弟所说的北方冻灾,打算赶制出来后,运送给养弟,让他拿去赈灾。

  三月下旬的苏州,就这样迎来了便宜,还保暖的轻薄棉袄。

  贫民们,其实大多半辈子,连布行门往哪边开都不一定知道。

  他们往往靠自己的双手制衣,冬日的衣服,则用如芦花、麻等物来填充,以达保暖的目的。

  若是遇上冷冬,手脚都冻得通红、生冻疮,流脓,也都只能忍着。

  针对这些人,燕家的布行也卖特制的厚麻衣。

  但为了保证他们能买得起,压缩成衣价格的同时,成本也会降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