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契机(2 / 2)

很久,很久,叶净明退出禅定。

睁开眼睛,迎着刘教授关切的目光,叶净明摇摇头:“老师,没有感应那道波纹。”

大概一刻钟,陈梦丽也睁开眼睛。

两人立刻看了过去,只见陈梦丽摇了摇头:“我什么也没有感应到。”

刘教授安慰:“没事,换种方式,先把三种方式试完,最后总结。”

第二个是正念冥想。

卡教授的正念冥想,源自佛教却又有不同,卡教授反对佛教中的入定出世、与外界隔离的做法。

叶净明摆出一个瑜伽姿势,放松身体思维,调整呼吸节奏,慢慢的进入冥想状态,再次进入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

叶净明没有轻易退出,调整状态认真感应,许久,还是没有感应到那道特殊波纹。

退出冥想,叶净明睁开眼睛。

收拾心绪,叶净明尝试道家静坐。

道家静坐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一双足跏趺:男士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腿上,俗称金刚坐。

二脊直:脊椎的每一个锥体如算珠子一般叠竖,自然正直。

三肩张:两肩自然舒张但不挺胸。

四手结定印于脐下:男士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

五头中正:头不俯仰,也不歪斜,下颏微微内收。

六双眼微闭:双眼半开半闭,以能见前方三米左右距离最佳。

七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舌稍后缩讲究自然而然,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叶净明按照‘七支坐法’静坐,顿感生命充满活力,一股觉悟涌上心头,再次进入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

没有轻易放弃,静坐许久,还是没有那道特殊波纹。

叶净明面露失望之色,自己确信有这道波纹,可是为什么就是迟迟无法感应?

等陈梦丽也失望的睁开眼睛,三人开始交流。

听完两人的描述,刘教授也露出失望之色,看来,没人可以打破这个规律。

“净明、梦丽,你们知道为什么无法感应这道波纹吗,按理说以你们的悟性,你们绝对可以进入θ(西塔)状态,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是啊,刘教授,这是怎么回事?”陈梦丽问道。

“你们都知道“沉眠者”吧,就是无缘无故陷入沉睡,身体机能一切正常,却无法醒来。”

两人一起点头。

“所有能感应这道特殊波纹的人都是“沉眠者”,他们都是从沉睡中清醒后才能感应到这道波纹。

我原本想试试,有没有人可以不用沉眠就能感应这道波纹,我一直觉得如果有这个人,那一定是净明。

可惜,净明也不行。

或许这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考验,或者契机,只有通过考验才能感应这道特殊波纹。”

叶净明赞同的点点头,应该是这样。

“老师,您知道怎么可以加快让这个契机到来。”叶净明问。

“这就要说到我开始提的第二件事,我们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能量,它不一定存在我们已知的三维空间,但却可以被那道特殊波纹捕捉。

那我们来设想一下,我们需要先感应那道特殊波纹才能捕捉特殊能量。

那我们为什么可以感应到这道特殊波纹?

沉眠吗?

这仅仅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我猜测应该是我们的大脑蕴含了这种特殊能量。”

“唯有能量充沛,方能感知波纹的律动;而唯有感应波纹,能量方能得以显现。这仿佛是一个悖论,犹如鸡与蛋之争。”陈梦丽若有所思地自语。

“老师,会不会我们在陷入沉睡之前就已经开始吸收这股特殊能量,只是我们无法感知,所以不知道。

等到大脑中特殊粒子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触发契机,陷入沉眠。”

刘际华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对,我也这样认为。”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有人陷入沉眠,有人没有,而且每个人的时间也各不相同?”陈梦丽问道。

“这个问题很好,如果是先吸收能量,再触发“沉眠”,那为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

这就又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感应这道波纹的?”

“定神。”

“θ(西塔)”

两人一起回答。

“都对,所以陷入沉眠前,进入定神状态的次数、时间不同,我们吸收的能量就不同,自然进入“沉眠”的时间就各不相同。

甚至我猜测,这还和每个人的年龄、资质有关。”

两人再次点头,就像上课的小学生一样,乖巧、认真。

“所以如何才能加快触发“沉眠”的契机?”刘教授提问。

“多进入定神状态。”

“多进入θ状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