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想要的不是一纸签证(1 / 2)

  提到傅马克,老亨利神情有些黯淡:“他是我唯一的亲孙子,我原本是真的想把熊猫饭店交给他。”

  傅亚瑟也清楚,在傅家新一代的年轻人里,只有傅马克曾经对接手饭店表示有兴趣。其他人,包括他自己,只是把熊猫饭店当成家族产业和家族历史的一部分。

  尊重,也仅仅只有尊重。

  后继无人,这是大部分华人家庭餐馆的共同难题。

  第一代人来到英国,开餐馆养家糊口,供养子女读书,希望他们能够“人朝高处走”。

  傅家的曾祖父名叫傅登科,傅亚瑟知道“登科”的意思是类似A-Level考试拿了全A。可惜他十几岁就被传教士雇为仆人带来英国,只受过最基础的读写教育。

  傅登科的几个子女倒是拿过很多A,除了老亨利。

  据说老亨利自认读书不灵光,十岁就主动辍学帮厨,供养四个兄弟姐妹一路读完本科。

  傅亚瑟的亲祖父成为了一名全科医生,是慈恩诊所的创立人。其他两个叔祖父,一个是教师,一个是银行职员,还有个姑祖母当了护士。都是比开家庭餐馆更有社会地位的职业。

  他们的后代继续读书,继续朝上奋斗、融入,现在都有光鲜又收入不错的工作。谁还想回到油腻又闷热的后厨?

  更何况,在华人的传统观念里,“君子远庖厨”,伺候人是贱业。

  许多当年红红火火的中餐馆,第一代退休后就无声消失。不仅因为子孙不肯继承,更是因为有些子孙觉得自己早已功成名就,大名同一家餐馆联在一起就不太体面了。

  前些年,熊猫饭店的生意刚开始走下坡路时,傅家也有人提出不如索性关张,拗不过老亨利才作罢。

  那时候,力挺老亨利的只有两个晚辈。

  一个是傅亚瑟,他单纯从法律角度尊重老亨利的权利,至今亦然。

  另一个就是傅马克。

  也是傅马克最先提出:熊猫饭店不仅对傅家有纪念意义,还具有更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一听这话,傅亚瑟就直觉这个堂弟又在打小算盘了。

  果不其然,自从两年前亨利第一次发病,傅马克就以继承人自居,隔三岔五催促亨利退休。

  等亨利退休了,又劝他将产业提前过户给自己,以避免缴纳高额遗产税。

  前不久,更是提出要把熊猫饭店废物利用,改造为美食博物馆。

  傅亚瑟不反对建博物馆,甚至觉得这对熊猫饭店和傅家都是件好事。但是一旦作为傅马克跻身政治的垫脚石,那就吉凶难测了。

  老亨利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才会用家族信托来确保哪怕他去世后,他珍爱的熊猫饭店也能传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