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基因测序591(2 / 2)

整个测序流程大致分成四步:将要测序的基因序列打碎,PCR扩增和体外克隆,ddNTP法循环测序,凝胶电泳获得基因序列。

人类基因组二十三对,四十六条染色体,这些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和细胞核外散布的三十亿组碱基序列构成了一个个不同功能的基因,每个测序流程只能测出大概一千个左右的碱基序列,还要不断排除重复的部分,整个基因组全部测序完成,这样的重复工作要做三百万次。

怪不得要六个国家上千名科学家通力合作才行,到现在开始了一年多才完成一半左右,越往后面重复的部分越多,估计再有一年也未必能测完,计划还要三到五年时间。

相比于十几年前,这已经是了不得的进步了,有了可以批量生产出来的测序设备,测序工作可以分解到多个团队同时进行。

曾凡跟着学了一天整个操作流程就学会了,只是最后一步凝胶电泳完成后,结果观测确认需要专业研究员来做,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前面几步需要一定技术的力气活。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才有资格操作,如果不是曾凡给帕米拉的印象不错,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他都不可能半路加入进来。

整个团队除了帕米拉还有四个全职研究员,其他的就是曾凡在内的十几个参与时间不固定的学生,他们负责这些技术难度不高的工作,测序样本分配和结果观察确认研究员来做,帕米拉最后汇总对整个工作负责。

不需要上课和应付期末考试,曾凡可以全天候泡在实验室,很快就和所有人都混熟了,在这些专业人员面前,装腔作势没有用,肚子里有没有货,人家几句话就能试探出来,你自己可能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

一年多来看那么多书,泡那么久的图书馆也不是白给的,曾凡的渊博赢得了几个研究员的尊重。

由于每天都坚持锻炼,他的体力和力量,手上动作的精准度都超过大多数人,记忆力超强,操作仪器做起各项试验几乎零误差。

几天后,曾凡电泳出来的结果就是所有人中最清晰的了,整套流程也从原先的接近四个小时被他缩减到两个半小时。

原先一组仪器一天只能做完两次测序流程,现在可以完成三组,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帕米拉还当众表扬了他。

曾凡当然不会满足于此,他来这个实验室可不是为了做苦力或者凑学分,而是为了研究遗传基因,这些测序工作虽然也是和基因打交道,离他的目标可还差很远。

这段时间通过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他也对人类染色体,核苷酸,他们测序的基因双螺旋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亲自动手获得的结果,可比从课本上学到的内容深刻多了。

并且这里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课本上面没有的,老师也不会在课堂上讲,很多事情没有见过实物,甚至没有自己动手,都没法有真正的理解。

实验室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基因测序,至于对某个基因的具体功能进行研究,不是现在的主要工作。

当然,谁要是自己的测序工作完成后,还有精力进行别的研究,帕米拉也不会反对,实验室出的成果都有她的一份功劳,何乐为不为呢。

不过,这种情况通常只针对几个研究员,曾凡他们这些学生就要看个人的能力和表现了,水平不够肯定也不会让你乱试,不然那不是白白浪费实验室资源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