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夜宿荒村179(1 / 2)

凯叔慢慢回想,娓娓道来,时间追溯到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故事发生在那片无垠的戈壁沙漠……

罗布泊,中国****自治区东南部湖泊。

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第一次记载了罗布泊的来历,“敦薨之水西流注入泑泽,盖乱河自西南注也!”

北魏郦道元也在《水经注》中记述罗布泊“少禽多鬼怪!”

自古罗布泊因地域广袤,人烟稀少,都笼罩在神秘恐怖的氛围之中……

当年,有个调查组奉命在南疆调查矿产资源,小队共有十五人,六个专业物探人员,其余九人抽调自附近边防驻军,正好为一个整班的战士。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远处的沙丘山遮挡了小半个太阳,天很快就要黑了。

小队恰逢傍晚进入了一个偏远的村庄,准备在当地老乡家借住一宿。

刚进入村子一角,带头的班长比较机灵,就感觉出这个村子有些反常,心里就警惕了几分!

正是饭点,这个没有几户的村庄竟然没有炊烟,更没有那诱人的饭香味……

村子是沙漠边绿洲上那种常见地自然聚落,土木结构夯土房。

屋顶是平的,盖着厚厚的特殊灰土。这种灰土加水搅拌后慢慢拍打,自然阴干凝结,形成光滑结实的表面,再在这个光滑表面上刷上一种清油,干燥后防雨防冻特别结实,这种做法是当地特有的民间工艺。

班长见过村民互助起屋的场景,一般是当地妇女负责屋面,像节日一样穿着多彩的民族服饰,开始起歌劳作。

她们站到屋顶上,十来个左右,成群结队,整齐的用长木柄石锤击打屋面,自然和着节拍,好唱的姐妹儿带头哼起民谣,其他人时不时的和着腔。

歌声高亢飞扬,如天籁般在空旷苍凉的大地上荡漾,那场景满是生活的憧憬,让人神往!

更有讲究的是早上、中午和下午均有不同的曲目,劳逸结合,很好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娱乐智慧!

屋檐下是一排圆木椽子,支撑的土墙很厚,顶着粗壮的檩条,窗口窄小,但还是装了玻璃窗,里边隐约的还挂了个**窗帘,院墙也是厚厚的黏土夯就,约么有一人高。

条条木棍榨成的院门没有关,院子里也没有一个人影。骆驼还都拴在木桩上,老老实实的嚼着白沫。

班长狐疑更甚,立刻命令其他战士注意警戒,小心可能有敌特埋伏。

那时候不管啥情况,敌特是普通战士群众最容易想到的理由。

随后班长选了个看起来较新的房子,让其他战士埋伏在院子里保护调查员。他和另一位**战士来到门前。

这位战士名叫艾沙江,是一名新兵。

他俩见屋门半掩着,班长就悄悄地从门缝里看进去,发现室内光线昏暗,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两人咔哒一声子弹上膛,班长和这位年轻战士立刻后背贴着墙,准备叫门。

艾沙江喊了几次,见都没有回音,班长用汉话也喊了几次,依然如故。

班长做了个破门的手势,端好枪,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艾沙江年轻力气足,一个飞踹,轰的一声,门开了,巨大震动下,房梁的沙尘簌簌的落了好一会。

班长端枪警戒,视线扫过,什么都没发生。

由班长带头,两人呈攻击掩护队形缓缓步入。

眼尖的班长忽然发现脚下地上有一摊暗红,是血迹,应该有些时间了,血水早已经渗入地面,变成了暗褐色,不仔细看很难被发现。

他提鼻子闻了下,有股淡淡的血腥气。

他立刻对稍后进入的艾沙江示意危险。

忽然,喀嚓、喀嚓……爪子挠木板的声音传入班长的耳朵。

周围很静,这个声音让他觉得很不舒服,全身都是一抖,有股子莫名的凉意袭上心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