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新生(2)726(1 / 2)

这次国府出现了罕见的效率,第二天沈荃便拿到了所需的公文和许可证。这时第一船武器弹药已经到了印度东部海域,预计一周内即可抵达阿恰布港。如果没有批文,后续的重型武器离开非洲会很费劲,摆平盟军高官不能所有一切都靠花钱。

沈荃在外交部门的安排下分别拜会了英美两国大使,他向大使们介绍了集团军成立以来的种种战果,和现在进行的战斗,坦承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往往采用高强度火力来覆盖日军阵地,弹药消耗比一般部队要大几倍,这些跟欧美相比一场战役消耗量总和也不有所超越,综合而言还是低于太平洋上的消耗。

美国大使高思知道哪怕一个小岛美军也会轰上最少3天,他一直主张对日强硬政策,不满意蒋介石的出工不出力,对于康咏筠他是极为赞赏,无论在那个战场都发挥了关键致胜的作用。高思也完全支持这批武器弹药抵华,他肯定道:“我认为一堆垃圾到了需要的地方就是珍宝。与其在沙漠里对他们爆破,不如用来支援国军。我会努力协调盟军的运输船帮助转运。希望康将军能获得更大胜利。”。

沈荃高兴道:“非常感谢大使先生的帮助,有了这批武器国军会消灭更多侵略者。康司令说过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紧密相存,只有两个战场官兵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最终胜利。罗斯福**先生刚刚结束同蒋夫人的会谈,根据协议国军会获得更多美国武器,官兵们通过实战检验认为美制自动武器更容易压制敌军,而装甲车辆也成为撕开日军阵地的利器,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这种类型武器。”

高思明白他意图微笑道:“美国军需部门会根据产能和国军需要来调配武器。国军军事委员会也会对武器型号进行审批,请沈将军放心会获得更多先进武器。”

沈荃把话讲完也随即告辞,高思礼貌得祝集团军再创佳绩。

重庆这半年还没有遭遇过日军轰炸,街上人们熙熙攘攘,若不是街头还有众多铁丝网和武装军人,似乎都忘记了战争存在。沈荃抬头望着宁静的天空心想,多亏了雷达的存在,否则不知多少军民要不幸罹难,只是出于保密,不能给全部的大城市配属雷达站。

回到招待处后便是耐心等待,如果何应钦那边能一半天传出话来也是不枉此行。沈荃前后盘算了下,自认全国没有人能以这样代价打动人。诚然被鬼子占领的河北省虚名**不是什么热门位子,比浙江、江苏这两个省来说天上地下。但是爱国和金钱绝不能相提并论。

如果蒋介石同意的话,以后的后勤、防区等都需要何应钦来操持,所以公关何应钦也有长远打算。何应钦聪明绝顶,收了钱不能明说,先找蒋介石探探口风再考虑如何圆话。

何应钦来到他的办公室道:“委座,我同商启予谈过了,他在外交上颇有逢志之感,虽然对重掌华北很热心,但自言手中工作同样重要难以放下,请委座再行斟酌。”

蒋介石也道:“恩,商启予是我军不可多得的外交干才,在盟军中也颇受好评,暂时还离不开他。而于孝侯现在去河南根基不稳,恐怕遭人排斥,我计划把他调往**。你现在也知道康伯君有这个意图不然怎么会送大礼,只是没有明说,毕竟我是他的校长。如果派他去你怎么看。”

何应钦早对蒋介石心态了解通透,见他这样说也便道:“我虽然不太了解他的用意,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以他的战功和能力放到哪里都是干将,欠缺的便是资历,上头一大堆老人,他可能觉得很难走出一步。依我看来他代表的是委座,去河北也是委座对华北的重视。平心而论康伯君对国军贡献很大,倾其家产购置武器也是将领中难能可贵的,抗战初期关键时刻编成一支航空队,后来又促成雷达站的建成等等功劳都没有授勋。”

蒋介石听到这里忽然轻笑起来:“你说的对,贡献这么多我这个校长亏欠了似地,只是国军还需要他再努努力。他去宜昌督导建设了多座机场,如果让他去冀豫战区,依赖空军的他肯定会继续建设新的战机队伍和机场。不过我会将美国援助的飞机用来组建新的航空队,以弥补空军在华北的薄弱。他指挥空军还是很有心得。”

何应钦也附和道:“有美军十四航空队帮助,华南日军一直无法像40年前那样嚣张。日军陆航飞行员经验不足损失大大高于国军和美军,如果加强华北陆航,也能打击日军纵深。”

蒋介石自然心动:“那敬之觉得还保留24集团军的番号吗?”

何应钦道:“调康伯君一个人去恐怕能以牵制日军,可若指挥两个集团军就成了军团长,和汤恩伯同级与其资历不符,不妨再历练几年。”

蒋介石于是便基本做了定计:“敬之所言也是我的想法,河南地方不大摆两个军团还是太挤。”

当晚沈荃收到了何应钦亲信的传话:康司令精忠报国必会委以重任,让沈荃回宜昌耐心等候。

沈荃当即给康咏筠发电报喜,此行一帆风顺。

康咏筠眼睛立刻亮了,兴奋劲上来把龚雪菲叫到办公室,上去就是一记熊抱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猜猜有件特好的事,猜对有奖。”

龚雪菲好久没见他这么激动料想不会是小事,但很难想出有什么能让他高兴成这样的,便说最笼统的:“升官发财,绝对的。”

康咏筠先狠狠亲了一口道:“哼哼,又说这么宽泛的,估计你的智商也猜不到,哥明确告诉你,基本已经可以肯定哥要当河北省**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