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237(1 / 2)

幸亏,张昌允、陈宗翰没有食言。在保六师彭胡子、石屏两个旅积极配合下,沧州城里已经是风雨飘摇,剑拔弩张,大战在即。

并且,宋景保五师在冀南的两个主要盟友——王老虎警一旅、陈伯龙保二旅,在张昌允软硬兼施下,基本上已经同意接受**政府改编。目前,也只是一些具体条件还在谈判中。

此外,宋景保五师的另一支友军——原八路军陈再道冀南军区,不断受到姚骥部队的挤压,除箭杆河中心根据地外,其他地区已经完全丢失。主力也已经向吕正操冀中军区转移、靠拢。不太可能帮得上宋景保五师什么忙。

也就是说,现在,宋景保五师只能孤军奋战,几乎没有了外援。

这样的恶劣环境,对保五师,甚至比抗战时期还要严酷。

过去抗战,老百姓对保五师是义无反顾,全力支持。抗战已经结束,人心思定。谁还愿意看到打仗?

尤其是保五师不接受**政府改编、与**政府对抗,老百姓非常不能理解。

在老百姓心目中,**政府不就是代表国家吗?反对**政府,岂不是要犯上作乱、要造反?

改朝换代,老百姓不是不欢迎。

只是,难度太大。吃苦受难的,始终还是小老百姓。

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十多二十年动乱,冀南的老百姓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中,已经苦不堪言。他们彻底厌倦了战争。非常希望能够停止内战,安定下来,让他们能够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

至于谁是谁非,该不该还要打仗,他们也闹不太懂。

保五师处于两难境地。

宋景出自自己的利益和将来前途着想,根本就不愿与**政府反目成仇。

可是,接受整编,保五师就不复存在。并且,所有保五师人员,任凭**政府调遣、安排,那么,就会使得跟随了宋景七八年,甚至十多年的将士们,居无定所,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完全不符合保五师将士们的意愿和利益。

不接受整编,保五师就必然要与**政府发生对抗。则完全不符合宋景本人,及家族的利益。

怎么办?

李云霞指出了一条明路——“倚黄河,据伏牛山区,以观天下变幻。”

宋景不得不承认,这是保五师唯一的折冲办法。兼顾了全师将士的利益,也满足了宋景不与**政府正面对抗的意愿,两全其美。

抗战结束时,虽然李云霞、关天洪两支部队已经出发,宋景仍然认为比登天还难。李云霞、关天洪经过一年多,接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已经不是不可能,而是成为了现实。尤其如此,宋景心里更是很不安,左右为难。

舍不下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十万保五师将士,又放不下冀南第一家首富赫赫威名。不愿接受**政府的整编,同样,也接受不了**的一套。对天下,宋景自己也提不出一个合适的主张。四重煎熬,心力交疲,他陡然衰老了十岁。

实在说,宋景从来就没有争夺天下之心。

他要的,就是自己仍然能过过去儿时安定的日子。就是冀南王,他也没有看在眼里。既无远虑,又无近忧,该多好!

偏偏,就这么一点简单要求都办不到。

黄忠第三团在黄豹子的部队中,战斗力已经是相当强了,不亚于年大华第一团。

被杨冰惠两个营紧紧包裹住的黄忠突破新三团阵地的约两个连,却根本就动弹不得,仿佛是进入到了一个铁桶般迷魂阵,连该向什么地方、什么方向攻击、突破都不知道。

黄凌霄的部队,如果就这样无声无息被对方歼灭,说得起走吗?

杨冰惠没有炮火。轻、重机枪火力却不弱。

“嘟嘟嘟!”

“哒哒哒!”

机枪扫射,对黄忠第三团攻上新三团阵地的两个连威胁就已经足够大了。仅仅如此,还算不上什么。杨冰惠指挥汽车团两个营排山倒海般压过来,势如滔滔江河,山崩地裂。根本就没有给黄忠第三团部队缓过气来的机会。

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黄忠第三团约两个连,惨不忍睹,被机枪击毙的约三分之一,被汽车团两个营各种武器击毙的约五分之一。黄忠第三团虽然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仍然呈现出惊恐不安,被经验老到的杨冰惠抓住战机,发起全线围歼。

从分割穿插开始,原本聚在一块的黄忠团约百多人,迅速被汽车团两个营分割成七八块。或二三十人,或十多二十人一块。在汽车团两个营果断、有序打击下,东一块,西一块被吃掉。约莫半个来小时后,就还只剩下相互不能靠拢的三块约五六十人还在垂死挣扎。

“集中火力,解决战斗!”

杨冰惠从容下令,几十挺轻、重机枪集中火力向被困黄忠部队开火。如同农民收割庄稼,黄忠被困余下部队被一片一片扫倒、击毙。只有二十余人缴械投降,保住了性命。

“一营向左,二营向右,全线反攻,包抄正面黄忠!”

杨冰惠毫不停留、毫不犹豫,立即下令汽车团两个营全力投入反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