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51(1 / 2)

有司南在,也不怕家里没人衣服再被水淋了。

  .

  玉米面的饼子是最方便携带的干粮,但因为白面少的原因,玉米面的饼子凉着吃,就没那么好吃了,掉渣还干硬。

  所以司南很少给三人带纯玉米面的饼子出工。每天不是做些菜团子,薄饼,就是夹了咸菜的饭团。

  去采石场不像在家里,吃的好一些没人看见。他们仨都是今年新来的知青,受到的关注本就不会少,所以司南还是秉承着低调的作风,饭菜用些心思却绝对不会太打眼。

  夏天的短袖,薄衬衫都洗干净收起来了。像是日常穿的裤子和外面的上衣,这些是要留在外面一直穿的。

  如今供应紧张,布料又是紧俏商品,所以做衣服时都是能往宽大了做就往宽大了做。

  这样一来,春夏能穿,秋冬也能穿。

  在现代的时候,司南也有衣服可以一年四季都穿的。但那仅限于打底小衫,或是贴身穿的衬衫。

  像是在现代,司南秋冬时都是将小衫或是衬衫穿在里面,外面穿件大衣就过冬了。

  ……

  话回当下,司南一路尴尬的回到知青小院,先是去鸡窝那里扒拉了一回自家的三只小鸡崽,发现它们仍旧只会叽叽叫。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司南丢了片菜叶子到鸡窝,便拿了根木条去拍打晾在外面的棉大衣了。

  不敢用力,生怕哪一棍子就将布打碎了。

  打着打着,司南就顿住了,看了几眼晾在那里几乎一模一样的棉大衣,司南抽了抽嘴角,起身回房拿了针线又出来了。

  她在自己那件大衣最不起眼的地方绣了司南的名字首音‘sn’。然后又在棉大衣最下角的里侧绣了‘1972-4’的数字。

  因不过是字母和数字,所以不需要什么技巧,转眼间的功夫就绣好了。将自己的绣好后,司南又依次将剩下的三件也绣了。

  因她分不清那三件大衣都是谁的,所以也没绣名字首音,而是直接在相同位置依次绣上‘1972-1’,‘1972-2’,‘1972-3’的数字。

  绣好最后一针,司南回房送针线,拿起水杯刚喝了一口水,就听到有人唤她的名字。

  放下水杯往外走,隔着菜园子看见知青院大门口站着个邮递员。

  “同志,你叫我?”

  “司南是不?有你的信和邮包,收一下。”

  司南愣了一下,瞬间反应过来是阳市那对兄弟给她回音了。

  小跑着过去,先是在递过来的单子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随后才接过那封信和颇有些重量的邮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