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先礼46(2 / 2)

“对,打他!”萧同兴奋的说道,“就用戒尺。这便不是打他,而是帮他周正。先生也是这么说的。”

“嘿嘿!七哥好主意!”萧张点头道,“明天我就把先生的戒尺借过来,随时准备周正他。”

萧同眼珠一转,道:“不用,不用!咱府中有,父亲的书房里有好几只呢!我明天拿来一只便是。”

“好!我们就这么办!”

“嘻嘻嘻.....”“哈哈哈......”

“小呀小儿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光,........我浪一个浪一个浪一个浪.......”

“我浪个浪个浪个浪.......”

萧尘的“浪个”唱了一路。要说学习认真刻苦,整个学堂无人能出其右。

-------------------------------------

“儿呀,这第一天入学堂,感觉如何?快给你父亲和姨娘们讲讲。”

“嗷嗷嗷.....”萧张嘴里嚼着鹅肉,含含混混回复道。

已入学堂,母乳是不能吃了,萧张便与哥哥姐姐们一样,在大圆桌上吃饭。虽然他在学堂里很嚣张,但在家里只是个庶子,所以只配坐在庶出那一桌。

萧张加入,看似餐厅多了一个人吃饭,实则是少了三个人。萧张的三个兄长都已离家,自然无缘铁锅大鹅盛宴。

妖孽事件平息后,大哥萧含便再入军营,在萧张他舅提启来的帐下听用。三年过去了,如今的萧含已当上了军官,营尉,营级部队的最高长官,统辖500兵力。

提亦冰是军旅出身,一有时间便就给萧张讲队伍上的事,顺便帮儿子把大汉的军制梳理清楚。

这大汉的军制很有意思,也是一个混搭。

军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太尉,三公九卿的三公之一,是沿袭了秦制。太尉可建府,为太尉府,有诸多属官,比如辅太尉,都尉、上将军、长史、司直等,这也基本沿袭了秦制。

它的一线部队,也就是正规军,它们叫集团军,是另一种建制。集团军内部,是师团营连排的军制设置。集团军统帅叫都尉,往下分级便是师尉、团尉、营尉、连统、排统。连排一级还不算是军官,充其量是领了一些兵。

所以,萧含当上了营尉,是如假包换的军官。十八岁便当上了军官,前途一片光明!

二哥萧德呢,他做梦都想当官,却不喜欢舞刀弄枪,而喜欢羽扇文治。萧德又是个善于专营的人,借着当年帮济阳县灭蝗,而后又助济阳到其他郡县灭蝗赚钱,便与济阳县令刘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自己的一番苦心经营,加之有父亲的帮衬,萧德在两年前便到济阳县做官去了,任职县丞,相当于副县长,正儿八经的铁饭碗。

三哥萧淳在灭蝗实践中屡屡受挫。痛定思痛,他认为九弟那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论有偏颇,并不适合他,纯学问才是他的强项。

于是,萧淳奋发图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大汉最正宗的思想发端地,最大的喉舌培养基地。

考入太学,萧淳以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实则是暗箱操作的结果。若非有人推荐,即便是萧张这样的出生便能说话的天才,也绝无可能进入太学。

喉舌培养基地,自然要讲个根红苗正,没有大官宦和大氏族作为家世背景,太学是概不接收的。

萧淳能入太学,还要感谢生母窦氏的家世。窦氏是陇西世族大家,近百年来,通过联姻,与王氏皇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萧淳的母亲耗费了不少唇舌,也花光了自己的私房钱,这才在本家找到为儿子说话的人。

为了不打消儿子的积极性,窦氏并未将自己的含辛茹苦告诉儿子。所以,萧淳是带着满满的自豪在太学深造了两年,喉舌渐成。

主桌上少了两个人,本来人气就不旺,而今就更显冷清,除了大头八哥啊啊呀呀的说上几个字外,远不如庶子那一桌热闹。

那一桌可好,少了一个肚囊大的,来了一个肚囊小的,大鹅算是能多吃上几块,所有人都盯着大铁锅,专心致志地啃着骨头。

提亦冰见儿子跟饿狼一般啃食大鹅,并未理会自己,便又抻着脖子喊道:“张儿,娘在问你话呢,你有什么感觉?”

萧张费劲地咽下一口肉,抹去嘴角的骨头渣,郑重其事地答道:“我已出府,感觉良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