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开发新地(2 / 2)

  “湘云的婚事也是难题,说是侯爵贵女,奈何父母双亡,我愿意给她撑腰,人家也要嫌她命硬。正好,你们姑奶奶喜欢她,嫁到亲戚家,无人欺负她,日子也舒畅。”史鼎解释到。

  “可是爹,我听说贾家给宝玉选的妻室人员最少三个,姑苏林如海大人的独女、皇商薛家的女儿,还有大妹妹,说不定贾家姑奶奶也没拿定主意呢!”史仲竹把自己打听到的八卦分享。

  “果真,若真是这样,给湘云另找个好人家就是了。罢了,你们又懂什么,我和你娘商量。”史湘云的亲事在史鼎心里的分量不重,此可,彼也可。

  史鼎马上要出远门,对京城里的掌控会削弱,殷殷叮嘱史伯松,若有什么是就和史鼐商量,史鼐如今掌着禁军,消息灵通,权柄正当。又叮嘱史仲竹,他不在京里,要安分守己,别给家里惹麻烦。

  史仲竹一翻白眼,他是个惹祸的人吗?

  最后,史家三父子商量好了,史鼎带着老婆和小儿子小女儿去福建上任,长子留守京城保龄候府,史仲竹自己出去游学。

  第21章 开发新地

  史仲竹计划出门远行,首先要把后勤安排好,以免后院失火……

  相对其他游学士子而言,史仲竹不用相邀结伴,年龄是硬伤啊,同科举人遇到这么个小同年也很别扭。且目的也不尽相同,别的士子是去各个有名学院交流学习,最多看看名山大川,史仲竹却想当驴友,到不出名的地方,探访“民间高手”。

  首先,史仲竹要安排好小庄子种植事宜。话说自从知道种了牡丹花第一件事是献给圣人后,史仲竹就绝了用此赚钱的念头,他能种出来的估计都是祥瑞,不能以此谋生,就当个爱好吧。这几年,史仲竹把自己爱好种植花卉,尤爱牡丹的名声传出去了,别人说到雅趣的时候也要提一声保龄候家的次子,其他就无人关注。

  有了挡箭牌,史仲竹抓紧改进良种。土豆、番薯之类的不用想了,此是航海远行十分不容易,番薯这个大杀器还没有传到本邦,土豆也只有本土特产“山药蛋子”。土豆的推广,在欧洲、俄国等等实验过,国王下令推广,结果还是几经波折,几百年才把土豆种到土里。本土化永远是个大问题,不要小瞧了“传统”“习惯”“固执”。

  史仲竹的目标一直在改良水稻上,当年他重点学习的也是这些。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只得到了一个结论,现在史仲竹需要重新证明一次这个结论,并在过程中收获阶段性成果。

  庄子上真正挑大梁的赵老,这个老农民。此时的学子,能分清韭菜和小葱就是耕读传家、熟知农事的了,等到科举出来做官,做这些的也是钱粮师爷和底下的皂隶。

  考秀才的时候,史安才、史云鹏两人遇到一位孤寡老人,早年丧妻,中年丧子,媳妇守不住,只给他留下一个独苗金孙。老人含辛茹苦把乖孙子养大了,结果孙子长大十四五岁,眼看就要娶亲了,却在河中淹死了,这个老头就是赵老头。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天灾、没有恶霸,赵老头的经历虽艰辛,却也没有让人义愤填膺、抱打不平的余地。只是听周围的人讲,赵老善于种地,县里的老爷还专门嘉奖过,史安才、史云鹏听后唏嘘不已,在信中和史仲竹感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史仲竹当即派人打探清楚,赵老头亲人缘浅,如今的亲戚五服内的也没有几个,宗族对这样一个老头的养老也没有好办法。如今,有个京里的贵人,看中了赵老头伺候庄稼的本事,本家本村人的高高兴兴的送赵老进京享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