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期权池145(2 / 2)

两人搞技术的只需要考虑拿多少期权和股份,而姚庆远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需要考虑得更多一些。

郭嘉逸敏锐地察觉到姚庆远的心思,想着他考虑确实要更加多一些。

贴心的员工,谁不喜欢呢?

不过,郭嘉逸本就是另有深意。

“姚总,这也是朱总的意思。”郭嘉逸解释道,“我们优团之所以能够迅速做起来,和你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团购和外卖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企业,技术是重中之重,但庞大的线下团队的管理要求也非常之高。

可以说,千团大战,比拼到最后就是人员管理和资本运作。

优团总部才多少人?满打满算几十号人,一嗓子就能把人员都召集起来,管理压力很小。

但姚庆远领导的地推团队只在金陵高校布局,人员数量已经膨胀到数百人,更别说几百号人的外卖团队。

人和机器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人是有情绪和思想的。

不管是网站、软件还是算法,只要是编好程序,它就会按照规定运转。

但庞大的线下团队的管理和运作充满了不确定性,方方面面都需要姚庆远操心。

姚庆远听了这话,心中感动不已。

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一直以来都尽心尽力地为公司付出,如今能得到这样的认可,实属意外之喜。

“再者说,公司的未来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郭嘉逸继续说道,“罗总和翟总技术出众,优团离不开他们,但公司的发展也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来支撑。”

姚庆远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明白这份股份代表的不仅仅是财富,也是郭嘉逸和朱昱霖提高地推和外卖团队在优团公司的地位。

不少公司都存在鄙视链,其实和创始人的喜好、高管话语权大小分不开。

一开始就提高地推、外卖员的地位,免得到了后期,某些搞算法的不把外卖员当人看。

干活,可以当成牛马,可不是真的牛马。

“谢谢朱总,谢谢郭总。”姚庆远诚挚地说道,“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相关协议由朱总负责起草和把关,把商定的内容都装进去,回头找个时间签署一下。”郭嘉逸拍板道。

其实郭嘉逸完全可以私底下挨个签署协议,开个会主要是凝聚一下大家的思想,把工作重点都放到优团的扩张上来。

另外,就是树立一个概念。

他可不是一个葛朗台。

只要是能够促进优团的发展,就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

整个优团就朱昱霖有法律背景,还背靠着金陵法律系,这些协议舍她其谁。

授予期权是一个严肃的法律流程,是需要授予方和被授予方签订严谨的期权协议的。

通常包括期权授予通知书、股份期权协议、行权协议。正规的期权协议是有点厚度的一沓,至少十几页。

毕竟涉及到未来融资、上市,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法律后果。要是只有一两张纸,那就真的是草台班子,当成废纸就行了。

成为了优团的股东,朱昱霖再也不叫苦连天。现在已经不是给郭嘉逸打工,而是牵涉到自己7%的股份究竟价值几何。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