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1156(2 / 2)

商人流通得少,也就意味着经济的损失。

“父皇为什么要不断迁都呢?”

罗轼又思维发散起来,起身转头,看着身后的大乾帝国地图。

“乾地是大乾最发达的地区,无论是紫荆地区还是江南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

帝都不修建在最发达的地区,也不修建在最“风水宝地”的地方,而是换着地区,从乾地到齐地,再从齐地到燕地。

“是经济。”

罗轼思索之后,还是给出了这个答案。

“迁都到齐地,乾地不久之后,经济发展就遇到了瓶颈,而帝都在齐地,作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起到了飞速带动齐地经济的作用。而在齐地经济繁荣后,又迁都到了燕地……”

“这就是父皇的考量吗?”

罗轼颇为震动。

忽然间。

他脑海里灵光一闪!

“不对!不止!我忽略了我出生之前的事情。”

“江南士子形成大规模派系影响朝廷?”

罗轼立即想起了自己出生之前的事情。

朝堂上有两派。

当时是珂午所率领的其余派系,和江南派系对抗,双方在朝堂上处于均势。

而在父皇登基后,直接赋予珂午重权,将江南派系锤烂了!

“原来如此,父皇不可能去压制江南的经济,而江南经济蓬勃发展,就意味着世家依然会崛起。所以父皇做的,是平衡地方经济?”

如果帝都一直在乾地,那么,乾地在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依然会吸引无数的人才来乾地。

这些人才都会陷入内卷。

这是客观定律。

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快速发展,每个人都有肉吃,再不济都有汤水喝,那生活就是有盼头的。

而如果经济停滞甚至是倒退,那么,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就不是“努力工作”能解决的了。

这时候,敌人是其余的工作者。

因为经济倒退必然会造成岗位的减少,而岗位一旦减少,就会加强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力并非是主要花费在如何去创造经济上,人的精力被迫的转移到了和其余同行的竞争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