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66(2 / 2)

适才连斩敌军四将,已然让辛弃疾出尽了风头,义军一方此时士气大振,而反观敌军却是士气低迷,一蹶不振。因此现在辛弃疾非常淡定,甭管敌将是怀揣着什么样的想法来的,打就完事儿了!

两军阵前,辛弃疾只是轻催战马,同时将手中长枪一抬,便无比精确的架住了赫连勃勃的每一招攻击。

“叮~!”

一阵金铁交鸣声响起,两人手中兵器已经各自分开。初次的试探交锋后,辛弃疾已经明白眼前的敌将实力不弱,若要将其斩杀少说也要几十回合,当下抖擞精神,提枪在战。

而退开的赫连勃勃心中更是叫苦连天,眼前的敌将武艺确实比自己要高出许多,若想在他手中逃得生机,绝非易事!若想活命,便只有与其拼命这一条路可以走,比凶狠,比狠辣,只有招招搏命,舍生忘死,方才有可能逃得一线生机!

再次交锋后,辛弃疾使出了浑身解数,将自己平生所学尽数展现出来。怎奈赫连勃勃早已经打定了主意,招招拼命,式式狠辣,只为求那一线生机。

正所谓横的的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此时此刻赫连勃勃正是那个不要命的人,是以辛弃疾一度被其压在了下风,局势开始变得不利起来。

毕竟人都是惜命的,辛弃疾也不例外,这倒并不是说辛弃疾怕死,而是在他看来,用自己的命换赫连勃勃的命太过于不划算。

凭着一股拼命的狠劲儿,赫连勃勃硬是一度将辛弃疾压在了下风,看得后赵阵中士兵一阵热血沸腾,扯着嗓子狂吼助威,恨不能立马冲阵,杀敌立功!反观义军这边却是随着辛弃疾落入下风后,士气开始不断走向低迷。

士气这玩意儿就是有这么神奇,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不虚的存在着。古往今来无数次的战争中,其实都有着士气的影子存在其中,并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曹刿论战》中所讲的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其实讲的就是士气,古人为什么频繁斗将,真的只是为了逞个人英雄嘛?其实不然。因为每次斗将之后,胜利的一方士气都会为之大涨,相对来说赢面也会更大一些。

再看战场上,此时局势却是开始发生了逆转,赫连勃勃虽然发了狠,亡命徒一般的打法曾一度逼得辛弃疾只能勉力招架,但毕竟武力的差距太大,二十回合过后,辛弃疾已经逐渐适应了赫连勃勃的打法,局面开始向辛弃疾一方倾斜。

眼见局势已然逐渐不利于自己,赫连勃勃再次思考起了退路,作为一个利己主义者,他可没有向后赵捐躯报国的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