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书孰368(2 / 2)

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微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的繁星,璀璨夺目。

屋顶的四角微微翘起,犹如飞鸟展翅欲飞,给人一种灵动之美。

在书塾的周围,种着一些花草树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为书塾增添了一份自然之美。

书孰的后院是一个巨大的运动场所。

材料都是温词安快马加鞭命人从京师走水路运送到杭城的。

这座新建成的典雅书塾,既有着古代建筑的庄重与典雅,又有着新建筑的清新与活力。

它仿佛是一个知识的宝库,静静地等待着学子们前来探索,开启智慧之门。

启智书院共有三十六间教室,招收的学生按照认字水平以及年龄一起参照划分。

六岁识字多的,有可能在二年级;八岁识字少的,会被分到一年级。

宋清欢亲自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入学规则,确保每一位学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启智书院开始招生了。

起初几天,来报名的都是农家子弟。

因为启智书院直属于皇帝管辖,免费入学。

而且面向全龙国招生,只要想到启智读书的,都可以前来报名。

那些富人家则观望了好久,心中充满了疑虑与担忧,迟迟不敢报名。

他们担心这免费的书塾是否真的能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教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启智书院的名声渐渐传开。

最后,启智书院的名额收满,书塾开始上课一个月之后,许多人想进启智书院,却发现已经没有位置了。

这其中的缘由,还得益于一个富户在大街上碰到了自己的穷亲戚。

穷亲戚的儿子在启智书院,与富户的儿子一般大。

原本富户的儿子学问做得还可以。

可那天两个孩子在一起争辩,富户的儿子竟然没争赢。

富户也读了不少书,听了穷亲戚的儿子的辩论,才惊觉自己的儿子已然落后对方的儿子太多。

自此,启智书院的名声更加响亮,成为了江南乃至整个龙国教育的典范。

启智书院开始教学之后,宋清欢趁热打铁在旁边建了一个图书馆,设计得跟无忧寨上的一模一样。

从今往后,杭城的平民百姓都可以读书。

教育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因为龙国是农业大国,既然宋清欢到了江南,肯定还得整治农业。

在兴建启智书院跟图书馆的时候,宋清欢在杭城郊外,命人开垦了十万亩的水田。

杭城里有不少囚犯,还有很多游手好闲的青壮年,宋清欢利用自己带来的五万人,开田垦地种粮食。

老百姓们看到了纷纷自发加入队伍。

原本打算开垦十万亩的水田,变成了五十万亩。

杭城的郊外,几乎都是水田菜地。

随后宋清欢领着人种下一季水稻以及各种蔬菜。

启智书院建成之时,水稻丰收。

杭城的百姓从此对宋清欢这个皇后死心塌地。

守旧派看到如此情况,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