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6节(2 / 2)

  见李适不仅升为侍读学士,还当上了兵部右侍郎,真可谓一步登天啊,亲近几人不由高兴不已。

  要知道同年进步了,帮衬自己一下,那还不起飞。

  而魏藻德这家伙则是满脸的不服气,羡慕嫉妒恨直接挂在脸上。心里想着自己也要学李适这样给皇帝上奏章,给皇帝献策。

  李适安抚好几个同年,便走到翰林院内堂找到翰林院的詹事黄景昉,崇祯十四年黄景昉以詹事兼掌翰林院。

  李适也不客气,直接找到一个位置坐下,此时房内只有李适黄景昉二人。

  只见黄景昉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李适,你今天太冒险了。当今皇上是怎么一个人,你不是不知道吧,怎么还陷进去啊。”

  “要知道你可是崇祯十三年的榜眼,只要熬资历,一样可以平步青云。你今天这样迫不及待地进入官场,你究竟图什么?”

  李适淡淡一笑,“图什么,图为国为民呗。”

  黄景昉更是愁苦,“哎,你这孩子,为国为民也不能让自己陷入险地啊。”

  “现在首辅周延儒也对你很不满,以后必然会不断给你使绊子,让你难以成事。长期以往,皇上对你的好感逐渐降低,是很要命的事啊。”

  “可惜,我当初答应你父亲,好好照顾你,以后可能要食言啦。罢了罢了,就算事不可为,我就拼着罢官也要保全你。”

  原来黄景昉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和李适的便宜老爹李宏是同年,二人两次到北京参加科举,不过黄景昉第二次便中第。

  而李适的便宜老爹李宏考了三次也没有中第,最后死在第四次的赶考路上。

  黄景昉是福建晋江人,也就是泉州人。而李适是浙江鄞县人,也就是今天宁波人。

  这两个地方都是大明的对外港口,所以很早的时候黄家和李家就有生意上的往来。

  所以李宏和黄景昉不仅是同年关系,更是世交的关系。李宏临终前专门给黄景昉写了一封信,让黄景昉照顾一下自己的独子李适。

  没有想到李适也很争气,居然考中了崇祯十三年的榜眼。当然崇祯十三年的考官之一便是黄景昉,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便宜关系。

  于是李适便顺利进入翰林院,翰林院的老大黄景昉也对他很是照顾。

  李适在翰林院的两年安安静静,从不惹事生非,对此黄景昉很是满意。

  但是李适突然暴起,让黄景昉很是猝不及防。今天的朝会黄景昉都没有去参加,本来就对李适去参加朝会颇有微词。

  但是没有想到李适居然在朝会上大放厥词,虽然得到了皇帝的宠信,但是也得罪了一大票实权官员。

  你以为李适看似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破格录用,但是这里面有很深的水啊。

  本来翰林都有在翰林院干满三年的铁律,李适不过区区两年便被皇帝做了其他差遣。

  这让很多熬资历的翰林很是不满,更是让满朝大臣不满。

第10章 将黄景昉打造成自己的工具人

  再加上皇帝给了兵部侍郎的差遣,估计要被言官给喷死。

  你从编修变成侍读学士还情有可原,毕竟还是在翰林院内晃悠。

  但是又来了一个兵部侍郎,这完全就是打破常规,如何能忍。

  于是正在李适得意这会,已经有数十封弹劾李适的奏章正在酝酿之中。

  李适没有想到黄景昉这个伯父对自己如此真挚,不由说道,

  “黄老头,我给你安排个新官职当当,你看如何?”

  黄景昉顿时炸毛了,什么?老头?我才刚刚四十六岁好吧,正值壮年好吧。你李适自身难保还大言不惭说给我安排个新职位。

  黄景昉很想说,贤侄脑袋秀逗了吗。

  “没大没小的,我堂堂翰林院詹事,需要你来安排,你还是想办法把你屁股上的屎给擦干净。”

  “我想大概这个时候数十封弹劾你的奏章已经在路上了,要是皇帝顶不住压力,你就等着打包东西回老家吧。”

  李适呲牙咧嘴一笑,

  “你放心吧,皇上现在对我信任有加,断然不会如此。皇上还等着我给大明续命呢。”

  黄景昉也是嗤之以鼻,怎么以前没有发现这个贤侄如此孟浪啊。看来自己还是要好好教育他一番,免得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当年的袁崇焕,皇上也是对他信任有加,最后还不是落了一个凌迟的下场。还有卢象升,也免不了一个战死沙场的下场。还有当年威风一时的督师辅臣杨嗣昌,还是免不了被追责,悲愤而死的下场。”

  “小子,这官场的水可深了。你还年轻,我怕你把握不住。”

  李适当然知道这个伯父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我李适能和他们比。堂堂穿越者,站在上帝的视角,要是还不能干一番事业,那就真的太菜了。

  “他们是他们,我是我。他们落得如此下场,是他们太菜了,我和他们可不一样。”

  黄景昉苦笑着摇头,“很多人都像你这么说,其实还比不上他们几个。”

  李适懒得和他扯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要知道现在是崇祯十五年的五月,在六月的时候内阁将要大换血。

  连续两次的战败,很多老臣都看到大明危矣,再加上皇帝更加喜怒无常。

  很多人都想要保持自己的名节,免得阴沟里翻船。就以年老体衰为由纷纷请辞,告老还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