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45节(1 / 2)

  李适很满意唐永安的办事能力,当即开始让工人开始试营业。

  织造局今天挤进了接近三万女工,都是京营士兵的家眷。

  本来士兵们让自己家的女眷出来工作还是有点抵制的,但是耐不住军官们的吹嘘啊。

  进了织造局那就是吃国家饭,妥妥的铁饭碗。二是还有工资可以拿,据说哈,也不知道是哪个说得,每月至少可以挣一两。

  士兵们便开始动心了,再加上军官们有意无意的威胁。你不把家眷弄到织造局来工作,那就是对京营不忠心,你的忠诚有待考察啊。

  这不很快就把工人给凑齐了,现在万事俱备,只待开工大吉。

  今天是试营业,就是熟悉工作岗位,调整机器什么的。

  织造局的工艺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整理棉花一批人,弹棉花一批人,纺织布一批人,搬运一批人。

  完全做到各尽其职,互不干涉。当然质量也是重中之重,这可是核心竞争力。李适在每个岗位都安排了质检员,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做到精益求精。

  看着大家忙碌起来,李适不由露出笑意。真是一群朴素的人啊,叫她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没有刺头什么的。

  最为关键的人家还是自带干粮,连饭都不用管。

第69章 怎样快速致富

  第二日,今日便大明织造总局正式开工的日子,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一个值得在历史上留下厚重粉墨的时刻。

  从今天开始大明将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将为大明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短几天时间,一家拥有万台纺机,工人达到三万余人的工厂正式开业了。

  这在当时甚至往后两百年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不仅是建设的速度还是规模甚至管理制度都是当时世界第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一大早李适便来到了织造局,随着李适的一声令下,鞭炮声响个不停,然后就正式开工了。

  李适穿梭在人群中,看着女工们勤勤恳恳的干着自己手上的活,累了就喝一点自己带的水,饿了就啃一口自己带的干粮。

  李适满意的点点头,真是一群好工人啊,不仅免费来干活还自带干粮,关键手上动作还不慢。

  这时便有小太监来宣李适,又是小太监王之俊。

  小太监王之俊见织造局那宏伟的门牌,就为之倾倒。等进来后见数万人有条有序,专注的干着自己手上的活,顿时被惊得无与伦比。

  这就是作坊?数万人在一起工作也不见一点混乱,也难以见到灰尘。往地上一看,居然还是铺的地砖,连皇宫的一些宫殿都没有这个待遇,这织造局的实力竟然恐怖如斯。

  果然是个正经衙门,实力雄厚,自己的家人能在这里工作,真是人生大幸啊。

  原来王之俊来找李适,是崇祯皇帝的召见。

  这两日京营的动作太过于活跃,不可避免被有心人弹劾,包括什么太康伯,嘉定伯,泰宁侯,英国公。。。

  李适只好走一趟皇宫。

  崇祯并没意怪罪李适,只是说道,

  “李卿,今天早上部分勋贵到朕这里来告你。说你们京营这两日为非作歹,到处抢劫纺机和棉花还有地砖,甚至还发生入室抢劫的事。”

  “爱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适顿时怒火中烧,这些王八蛋,我就是借点东西,你们却到处散播谣言说我抢劫。

  你们见过哪个抢劫的还留下条子,上面可是盖上了大明织造总局鲜红的大印,这大明织造总局可是正经衙门。

  “陛下,入室抢劫的事发生过。不过臣马上做了补救措施,惩治了抢劫的士兵,将被抢劫的钱财悉数归还给原主,并向他们道歉,得到了他们的谅解。”

  “至于到处抢劫纺机和棉花还有地砖,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大明京师,堂堂天子脚下。”

  “一定是这些勋贵不了解原委,臣可是给提供纺机和棉花还有地砖的人打了条子的,并约定日后归还。”

  崇祯也不置可否,他知道李适正在为京营的军饷奔波,自己好想再给他拨点款,但是想到自己不到二十万两的内帑,只得摇摇头。

  “爱卿,朕也知道你很不容易,可是朕实在也拿不出来钱。你以后办事记得多圆滑一点,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李适???我很容易啊,还要我圆滑一点!

  我很圆滑了啊,还打着条子四处借东西。其实我完全可以直接派兵去抢的,这年头不都有兵就可以为所欲为嘛!

  “多谢陛下孜孜不倦的教诲,臣铭记在心。”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这个李卿还真是朕的好臣子,听劝。

  傍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女工们才收拾收拾准备回家。

  唐永安赶紧跑过来和李适报喜,

  “李大人,您真的太厉害了,按照你的办法,那什么流水线方式。光今天一天,我们织造局就织好了一万六千匹布。”

  “今天那是很多工人,还不熟悉流程。等她们彻底熟悉下来,我可以保证,每日产出不得低于两万匹。”

  李适也是露出满意的笑容,接着又听见唐永安说道,

  “我仔细对比了一下,我们织造局织出来的布,比市面上的布质量好了一大截。市场上卖五钱,我认为我们应该卖六钱甚至更多。”

  “要是我们每天日产两万匹,每天的收入那不得一万二千两,一年下来那可是四百多万两。”

  “养活我们京营那是绰绰有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