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166节(2 / 2)

  “现在维持纸币价值的是京师的商税,还有织造局的布匹,还有朝廷的政令,我们只需要加强这些措施,纸币的价值很快就会回暖。”

  “本官计划把商税扩展到直隶辽东山西山东地区,然后明年的税收也将采用纸币支付。”

  “然后便是扩建织造局的规模,再开个二期三期,增加产量,那么织造局的布匹就会成为纸币的锚定物,大大增加纸币的价值。”

  “最后便是把朝廷的政令,不准私下使用银两,改用纸币给严厉的执行下去。”

  李适刚说完,宋应升就说道,

  “李大人,这百姓的税赋基本采用实物缴纳,要是采用纸币支付,不是成了张太岳的一条鞭法吗?”

第242章 贸然作对实属下策

  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张居正死后,万历帝就把他的家抄了,张居正生前推行的大部分改革都被废除。

  其实一条鞭法看起来很不错,但是为什么得到大部分人的抵制,那就是采用银两缴纳。

  底层百姓为了交赋税,就要把自己的农产品给变卖再来缴税。这个变卖过程中,商人趁机压低价格,使得农产品价格迅速走低,百姓损失惨重。

  不像以往采用实物缴纳,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李适当然知道一条鞭法的好处和弊端,这不李适就要准备改革税制,就可以避免这个弊端问题。

  “宋大人的话,本官知道,本官已经有合适的办法解决此等问题。再苦再累那也不能苦百姓,这个道理本官还是懂的。”

  宋应升见李适如此说,便不再言语。

  毕竟李大人没有干过残害百姓的事,李大人好像就喜欢在这些达官显贵们的身上刮油,这刮了一次又一次,这不都把抚宁侯等人给刮反了吗。

  这时唐永安又说道,

  “李大人这织造局开二期三期,纺织机和工人都不成问题,但是这原材料棉花就有点不足了。”

  “我们织造局目前就面临着缺原材料的问题,目前的棉花价格已经涨了一大截,太康伯等人都在叫卑职涨布匹的价格。卑职说问问李大人的意见先。”

  李适顿时又头痛起来,这麻烦真是一个接一个,

  “这布匹的价格不能涨,本官当初的目的就是要把布匹的价格给降下来,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让百姓得到实惠。就算织造局亏钱也得给本官生产下去。”

  宋应升和熊汝霖顿时身体一震,李大人居然如此心怀百姓,真是一个有原则的“奸臣”啊。

  李适只想说织造局又没有本官的分红,本官哪里管他挣不挣钱。反正亏得也是嘉定伯等人,织造局把他的作用实现了就行。

  李适突然想起现代的毛衣,这东西好像是用羊毛做的,但是古代这东西因为膻味太重而没有被大规模利用起来。

  “你们说采用羊毛来纺织,能不能行。”

  唐永安顿时脱口而出,

  “羊毛的膻味太重,人穿在身上受不了,也只有北方的蒙古蛮子,建奴才穿羊皮衣服。”

  李适嘴角一笑,

  “既然是膻味太重,那把这膻味给消除掉不就行啦。”

  宋应升顿时眼睛一亮,当即说道,

  “李大人,下官的兄弟宋应星现在正在编纂一本书名为《天工开物》,下官好像看到了有消除这膻味的办法。”

  李适顿时大喜,本来自己前世看视频就大概知道羊毛除膻味的脱脂技术,但是也是一知半解。

  这要是宋应星提供一点技术,自己在提点一下,那这消除羊毛的膻味不就是手到擒来。

  ”好,那就让宋大人的弟弟到时候和唐局长碰一下头,先试验一下,到时本官亲自过来查看。”

  说着玩李适把目光放到唐永安身上,

  “尽快把二期三期给开起来,这织造局放在户部的名下,就让宋应星负责吧,你唐永安辅助顺便提供支持。”

  唐永安点点头,

  “那这二期三期的规模应该如何规划。”

  李适一番思索,这要是把羊毛给利用起来肯定能行销海内外,于是便说道,

  “按照一期的规模来吧,工人还是找京营士兵的家眷,如果不够就在市面上招募。”

  唐永安当即欲言又止,这羊毛除味还不知道行不行,还有羊毛不同于棉花,纺织技术也不同,就贸然开工,会不会翻车。

  但是又想到李大人英明神武,好像任何事情都能搞的很好,唐永安只得闭上了嘴巴。

  最后李适又对宋应星说道,

  “宋大人,你以后就主管农业,农业是一国之根本,重中之重。我大明这几年旱灾洪涝不断,本官担心明年还是会有大规模的旱灾。”

  “你要组织好人员趁现在冬闲,在直隶辽东山东山西地区离水源远的地方,多开挖一些水井,我们户部给钱便是。”

  “明年的春天也要组织百姓兴修水利,甚至鼓励百姓种植新式作物,还有你们新式作物育种的问题不能停下,要多培育几次,选出最好的粮种,到时候我们好推行到全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