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228节(2 / 2)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昏君奸臣的标配?

  我要不要站出来举报一下?

  但是又想到李大人的心狠手辣,马上就停止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不久前那些说李大人坏话。

  连坏话都说不上,就是反对李大人的政策的官员,都被一个个干掉,实在太恐怖如斯了。

  杨廷鉴也听了一个大概,见不是自己的问题,便心安了下来,继续奋笔疾书。

  殿试完毕,崇祯饶有兴致的将前三甲留下问答。

  只见崇祯说道,

  “杨廷鉴,你是南直隶人,朕听闻南直隶地区对朝廷的土地征税三策十分不满,还在京师公开质疑朝廷的政策,甚至还在责怪朕,有这一回事吗?”

  杨廷鉴顿时心头一紧,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啊。

  杨廷鉴赶紧组织语言回答道,

  “陛下,的确是有这些人,甚至还占半数。但是臣一直都是心向朝廷,忠心于陛下。”

  “朝廷的土地征税三策,虽然对士绅伤害颇大,但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这可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善政。”

  “不能因为士绅不满,而至朝廷社稷的利益而不顾。”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又问向身边的李适,

  “李卿,这次录取的江南籍士子多吗?是否都是如杨廷鉴这种忠于朝廷的士子。”

  李适赶紧回答道,

  “陛下,今科录取江南籍士子一百余人,都是如杨廷鉴这等忠于陛下,心怀大明社稷的士子。”

  崇祯再次满意的点点头,又向一甲第二名的张煌言说道,

  “张煌言,你是浙江鄞县人,居然还是李卿的同乡。朕听闻你这次科考期间多次维护朝廷利益,与其他诽谤朝廷的士子甚至大打出手。”

  张煌言当即站出来说道,

  “臣是大明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当然要维护朝廷。我们浙江士子全部支持朝廷的政策,忠于陛下和朝廷。”

  崇祯顿时满脸笑意,不卑不亢,年轻气盛,好像看到了当初李卿的影子。

  崇祯又问向一甲第三名王之相,

  “王之相,你是河南荥阳人,现在此地已经被闯贼占领。朕听闻你心怀朝廷社稷,九死一生逃离家乡进京赶考,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啊。”

  王之相顿时泪流满面,

  “臣当初带着家人逃到黄河北岸,回到朝廷的治地,家人死伤大半,臣当时也是万念俱灰。”

  “但是朝廷对我等心向朝廷的士子恩宠有加,不仅安置家眷,还拨予钱粮,甚至派出官军保护我等入京赶考。”

  “在京师也是对我等照顾有加,免除了我等住宿生活花费,让我等能专心复习备考。”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说着王之相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崇祯顿时眉开眼笑,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啊。

  “王之相,你就安心待在京师为朝廷效力。朝廷不日便要剿灭流寇,收复失地。”

  然后崇祯又向身边的李适说道,

  “这次春闱一甲就按照现在的排名公布成绩吧。”

  两日后,崇祯十六年癸未科殿试金榜便出来了,名次变化不大。

  状元杨廷鉴,榜眼张煌言,探花王之相。

  不过原本成绩靠后的江南籍考生陶元祐成了二甲的前几名。

  殿试中试称为“甲榜”,分一甲二甲三甲。

  录取后,要在殿前举行一次唱名典礼,依次宣布被录取的考生的名字,叫作“传胪”。

  然后,状元由顺天府准备仪仗送到住处,也就是传说中的游街。

  唱名典礼结束后,皇帝赐进士宴,赐宴地点在礼部。

  如此崇祯十六年的春闱正式结束。

  这次春闱可谓是满大欢喜,录取一千一百名进士可谓成了历史之最。

  朝廷也没有随便将这些进士给打发到地方去,反而将其全部留下,充斥到整个朝廷的衙门,名曰“观政”,也就是所谓的实习。

  李适知道朝廷的很多官员根本不懂朝政,甚至不分五谷。就这样把他们放到地方,肯定斗不过那些根深蒂固的地方官吏。

  好多地方官实际上就是被架空的,权力全被地方官吏给掌控。这些朝廷派来的官员见地方官吏凶狠,不得不和他们同流合污。

  坏名声是这些朝廷派来的地方官给担了,利益却被这些地方的官吏给拿了。

  让这些新科进士,多了解一些朝政,学习一点为官之道,到了地方才能快速掌控地方权力,从而达到朝廷真正控制地方的目的。

  春闱结束后,对于新科进士来说,接下来最为重要的便是拜会考官,达成真正的师生之名,以后在朝堂之上也能有个靠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