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269节(2 / 2)

  宿命之环,历史上史可法是守扬州,这下玩大了,他这是要攻扬州。

  刘泽清仗着自己兵力雄厚,率军出城迎战,但是奈何南京的兵战力拉垮,居然被史可法的三万大军大败,只得仓皇逃回城内据城而守。

  史可法顿时大喜,长驱千里,首战胜利,这下也好和朝廷交代。

  史可法正准备大干一场,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向朝廷申请的钱粮被拒绝了。

  理由是秋收的钱粮大部分要用来维修黄河,另外一部分要支持孙传庭南下对李自成用兵,然后让史可法自己解决粮草问题。

  当然朝廷肯定是没有骗史可法,朝廷也的确是这么打算的。

  黄河在崇祯十五年被官军和闯贼多次掘开河堤,河南之地被淹甚广,只是当时李自成占领了河南,朝廷便停下了维修黄河的计划。

  现在孙传庭已经占据了河南部分地区,朝廷也准备今年秋收收复河南,于是便要将黄河大修。

  据悉朝廷拿出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是拨出了天量巨款五百万两维修黄河,势必要将黄河给修得如铁桶一般。

  工部尚书凌义渠已经赶往黄河前线,组织维修黄河。

  至于对李自成用兵早就在计划以内,在李适的眼里李自成的威胁肯定是要比南京小朝廷大,而史可法部完全就是为了应付崇祯皇帝。

  至于能干成什么样,全靠史可法督师自由发挥。

  此时史可法面临着只剩半月的钱粮,还幸亏南下,周边的州县提供了一些,不然史可法部早就钱粮消耗一空。

  史可法当即招来自己的亲信阎应元,

  “皕亨,大事不好啦,向朝廷申请的钱粮被拒绝了,现在朝廷也没有钱粮。而我们现在只剩下半月的钱粮,这该如何是好啊。”

  阎应元顿时大惊,

  “怎么可能,朝廷不是预计今年秋收入账一千五百万两吗,怎么可能没有钱?”

  史可法一脸的苦水,

  “朝廷要维修黄河,还要支持陕甘总督孙传庭南下对李自成用兵,对我们实在照顾不上。”

  阎应元不解的说道,

  “督师大人,你不是李相的心腹嘛,难道就不能让李相给我们拨一点钱粮?”

  史可法顿时老脸一红,李相是多次提拔自己,自己对他也是感恩戴德。甚至以李相的心腹自居,但是奈何自己在李相那里没有任何话语权啊。

  这就让人很苦恼,我们都是自己人难道不该支持一下小弟?

  “李相也为难,作为李相的心腹我们更应该为李相分担,为朝廷分忧。”

  阎应元顿时无语只好说道,

  “这个消息必须要保密,特别不能让黄得功知道,他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带着兵回淮南府。”

  史可法顿时大惊,

  “怎么可能,本督师看黄总兵对我恭敬异常,本督师的发号施令他都有遵守。”

  阎应元大翻白眼,那是你有钱有粮,等你没钱没粮,他不提腿连夜就跑?

  “督师大人还记得我们当初前往山东抗旱,士兵差点哗变?这没钱没粮士兵可不听使唤。”

  史可法顿时不悦,

  “本官当漕运总督之时,疏通运河没有钱粮,两岸百姓还不是自发前来清淤,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将运河给疏通。”

  “现在本官是两江督师,难道还不能驱使士兵为本督师效力?”

  “明天开始赶制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第396章 太子的反骨

  九月底,北方地区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秋收行动。

  这天李适邀请崇祯出京师游玩,顺便去考察一下所谓的高产粮食。

  坤兴公主朱媺娖吵着嚷着要去,崇祯又特意把太子朱慈烺给叫上,让他也游历一下民间,增加一些经历。

  此时太子朱慈烺已经十四岁,个头也长了起来,看上去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一行人乘坐马车来到京师附近的良乡县,此地原本的土地大多都是京师的勋贵所有,后来勋贵叛乱,土地被收归朝廷,现在用于种植培育所谓的高产粮食。

  所谓的高产粮食就是马铃薯,红薯还有玉米,经过去年的育种,现在亩产已经从原本的亩产一石提高到亩产两石多。

  只见吏部右侍郎宋应升兴冲冲的跑过来,

  “陛下,李阁老,大喜啊,今年秋收新作物大丰收,亩产平均高达两石,甚至有田亩亩产高达三石。”

  李适直接目瞪口呆,不是说好亩产千斤吗,也就是十石,你给我两三石就打发啦。

  不过崇祯却是满脸的喜悦,

  “朕去年便听黄卿说过,他们福建老家有一些从海外传过来的新作物,亩产比我大明的稻麦产量都还高。”

  “朕以往看过官员的报道,南方水稻亩产为两石,而北方的小麦亩产为一石。这新作物在北方都能产两石三石,要在在南方不得亩产更多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