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二凤用心良苦,大象感动哭了!219(2 / 2)

“孙儿明白。”

李象深吸一口气,随即后退两步,扑通便是朝着李世民跪了下去。

“象儿,你,你这是?”

李世民看着突然跪地的李象,不由面色一顿。

只见。

此刻之李象,戏精,瞬间附体。

李象抬起头看向李世民的瞬间,一双眼眶已然是通红,泪花在眼眶之内打转,操着一副哽咽的嗓音道:“阿翁为孙儿考虑之至,孙儿百感交集,感激涕零。”

砰。

磕了个响头。

“这一拜,孙儿拜的并非是大唐天子,而是吾家阿翁!”

“哎呀——”

一句‘阿翁’入耳,李世民望着好大孙这般模样,顿时也是感动的红了眼眶。

人老了,就越发看重那一份难得的亲情。

李世民连忙是亲自俯身将李象给扶了起来,感慨的拍着李象的肩膀,道:“象儿啊,朕老了。”

“这往后的天下,得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来扛。”

“对了。”

说到这里。

李世民似是突然想起一个事,进而道:“朕诸孙之中,唯你最类朕,英武大智。”

“而诸皇子之中,则是你的三叔有朕昔日之风,他自幼就跟着朕修习兵法、锤炼骑射,前几日朕特意考较过你三叔,恪儿如今对兵法之通晓,就算是朕,也是为之惊叹。”

“有空的时候,你可以与之探讨。”

“朕已决议,此次东征,便让你三叔担任一路大总管,助你东破高句丽。”

“有他在你身边辅助,叔侄一心,必能大胜得归。”

对于李世民这番话,李象眼眸微凝,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多说,反而显得自己不团结了。

不过他很清楚。

吴王李恪,绝对不是晋王李治,这小白猪藏拙腹黑,又深谙兵法、技艺在身,而且要担的是一路大总管。

‘看来得做点安排了。’

李象心中如是想到,最简单的操作,就是在东征军中将李恪这个大总管制约或者架空。

介于这位三叔的前朝血脉问题,李象专门抽时间想过,这位三叔如果想成功上位,在李世民脑子保持清醒的条件之下,就目前这个情况而言,恐怕只有一条路子。

那就是把天子嫡子嫡孙,全给非正常死亡!

人都死光了,实在是没得了选,李世民自然只能选择李恪。

而要做到这件事的难度,无异于登天。

所以李象心中很是感到疑惑,倘若那宇文士及果真是李恪身后之人,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疯癫原因,会选择李恪,难不成天生喜欢挑战高难度?

“有三叔帮衬,此行东征,孙儿更有把握了。”

李象点了点头。

对于李象的这个态度,李世民表示很满意。

在二凤看来,自家这位老三,体内有着前隋血胤,这辈子注定与天位无缘,自是不会对李象产生威胁。

而若是能够培养出一个如李道宗、李孝恭这等能征善战的宗室将领,这样往后大唐江山就将变得更加稳固了。

这一点,与八百年后的老朱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合。

只不过李恪运气比较差,他可以选择做朱棣,但李象却不是朱允炆。

……………………

三日之后。

天子已经归京长安两天,关于卫国公李靖的处理,于天子归京的次日,御史台就已经给出了案结,这办案速度不可谓不迅速。

而面对御史台的案结,天子倒也很是爽快,一句念在往日之功,从轻处罚。

直接把李靖的从一品卫国公降为了从三品的三原侯,并外放为沧州都督,七十二岁的老年人李靖只得无奈背起自己的小背包,准备带着自己的小老虎,离开住了二十多年的长安。

一时间,整个长安、整个军界哗然。

就李靖这件事而言,其实谁都知道其中有猫腻,但谁都不说,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保持了缄默。

贞观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今日休沐,但天子和执宰们不放假。

大清早,便是有着内侍来到秦王府传达天子口谕。

辰时正之际,天子将在两仪殿召开大唐最高层会议,所有政事堂执宰都必须列席,且不准告假。

李绩表示:不能请假,真的很不人道。

而这一次会议的核心之事,仅有一件,那就是议定六科官员人选,这关乎到整个大唐官员的切身利益。

整个长安权贵官场,这一日,身在休沐,心向两仪。

当下,辰时初,秦王府。

昨晚劳碌一夜的李象,带着一脸疲惫之色迈出了府门,刚欲登上王驾之际。

“李施主。”

一道银铃女音,响于耳侧。

———————

ps:施主,出家人不谈钱,说缘,一次一万八千缘。

求月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