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217(1 / 1)

英格兰王位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他还是国王的私生子且金雀花家族还有合法继承人时,继承英格兰只会令王国再度陷入内战,当他取得合法身份并成为了罗马的奥古斯都后,英格兰的遥远的领土和巨大的国防压力会令他首尾难顾,因此放弃他的继承权利转而扶持他的亲属是明智的选择。约翰一世死后,塞萨尔一世确实帮助英格兰收复了失去的疆土,和腓力二世签署了《一月和约》,承认了诺曼底和安茹从法兰西国王领地中独立,并秘密约定瓜分法国东部的霍亨斯陶芬家族领地,但他并没有帮助约翰一世的儿子亨利三世坐稳王位,相反,他和他的堂妹布列塔尼的埃莉诺达成协议,扶持后者成为女王与亨利三世共同统治。

在当时看来,这只是一个为了解决继承争议不得已为之的权宜之计,但埃莉诺女王在登基后很快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进入中古时代后,她是英格兰第一位真正实现独立统治的女性统治者,也是最成功的的一位。

处理完英格兰的继承问题后,塞萨尔一世又促成了奥托四世和切尔尼戈夫的奥莱娜的婚姻,从而调和了北方的矛盾,此后,他开始安排自己的次子腓力·塞萨罗亚就任阿基坦公爵,并开始和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约定征伐保加利亚,同一时间,他拒绝了响应教皇要求他出兵协助清剿图卢兹的清洁派,理由是他的长子和次子都身在法国。

从这封拒信开始,他和英诺森三世的关系几乎是注定破裂,但令二人都始料未及的变动在于塞萨尔一世此时正在图卢兹探亲的长子理查·塞萨罗亚。虽然塞萨尔一世拒绝从命,但腓力二世之子路易八世响应了教皇的请求,图卢兹的危机爆发后,埃莉诺女王立刻出兵征讨布列塔尼,同时她还争取到了奥托四世的支持,后者收到消息后立刻亲自率兵前来支持表妹。

埃莉诺女王对布列塔尼的宣称权来源于其母布列塔尼女公爵康斯坦丝,在埃莉诺女王的生父布列塔尼的杰弗里去世后,康斯坦丝又结了两次婚,并在第三次婚姻中生下女儿阿丽克丝,埃莉诺女王的继承权毋庸置疑高于她的异父妹妹,但由于她长期处于琼的监护和约翰一世的软禁中,布列塔尼的诸侯们并不情愿由她继承领地,转而选择了阿丽克丝,这一行为得到了腓力二世的支持,他安排阿丽克丝和一位卡佩家族的旁支成员结婚,但一旦埃莉诺女王重获自由,她伸张自己的继承权是理所当然的事。

得知埃莉诺女王进攻布列塔尼,路易八世立刻停止了进攻图卢兹,转而撕毁《一月和约》进攻曼恩,双方就此陷入对峙。图卢兹赢得了喘息时间,但战局的变数在于阿基坦(奥托四世的大军被布拉班特佣兵阻隔),腓力·塞萨罗亚已经继承了阿基坦,但他还尚未完全掌控此地。

从路易八世进攻图卢兹的路线推测,这一次行动他显而易见是得到了腓力·塞萨罗亚的支持的,从后者后来的行为推断他支持卡佩王室的行为很可能是出自他的自愿,但这样的行为显然和他父兄的意愿相悖。得知了曼恩的危机后,时年十四岁的理查·塞萨罗亚认为他有支援他的亲属,他说服了雷蒙德六世将理查一世遗留的一副盔甲和二十名骑士借给他,然后从法国最南部的图卢兹一路向北,当他抵达曼恩时,他已经集结了一支由八百名骑士、两千名弩手和三千名步兵组成的军队。

我们无从得知理查·塞萨罗亚整合军队的诸多细节,但显而易见,他成功整合了这支陌生的队伍,身穿他祖父理查一世的盔甲加入战场。许多编年史作家都详细描述了这场战役,当理查·塞萨罗亚带领援军来到曼恩时,法国贵族以为是理查一世亡灵回归,不禁泪流满面地跪下祈祷,路易八世的军队因此兵败如山倒,他本人仅带着少量亲随逃回巴黎,图卢兹的征伐行动也不了了之。

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埃莉诺女王收复了包括维克桑在内的约翰一世丢失的所有土地,并逼迫路易八世和已经退位的腓力二世承认了她布列塔尼女公爵的身份,她的异父妹妹被宣布为私生女并终生囚禁于修道院,在布拉班特佣兵被迫回防后,奥托四世也成功与英格兰军队会师,这也是他和理查·塞萨罗亚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他大力称赞后者,在他因狩猎意外去世前,他还不忘立下遗嘱将理查一世留给自己的一部分遗产转交给理查·塞萨罗亚,尽管后者只比他多活了八年。

当曼恩战役正进行地如火如荼时,塞萨尔一世正在匈牙利进行访问,回到君士坦丁堡后,他才听说了长子的事迹,对此他曾在日记里难掩惊喜地写到“我的儿子在十四岁时完成了许多人四十岁都无法做到的伟业,而我竟然还以为他是个处于叛逆期的十四岁孩子”,这是“叛逆期”这个教育学名词第一次被正式提出,但另一方面,塞萨尔一世需要意识到由于破坏了路易八世征伐图卢兹,他和英诺森三世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在英诺森三世临终前,塞萨尔一世曾经前往罗马试图挽回他们的关系,但二人最后一次交谈显然并不愉快,不过和教廷关系恶化并不是塞萨尔一世不能接受的代价,此时他不仅在近东地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四世和英格兰的埃莉诺女王也都是他强有力的亲属与同盟,在这个出自金雀花家族的三巨头同盟的阴影下,教廷即便不满也无力做出应对,走投无路无路之际,他们想到了另一个被他们遗忘的盟友,霍亨斯陶芬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西西里国王腓特烈·霍亨斯陶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