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2 / 2)

  李隆基皱眉看向天幕,自己能干出这种事?自己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他走向下首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朕一定严厉处罚边令诚,竟然敢里间我们君臣情谊!敌军压境,朕怎会做出如此昏聩之事啊!”

  君臣三人抱头痛哭,还是贺知章等老臣上前劝谏,李隆基才放开二人。

  贺知章看向三人,封常清骁勇无比是真,但在安西军待得太久,安西军在安西屡战屡胜,怕是会助长封常清的气焰。三年后封常清怕不是给圣人做了某种承诺,比如快速平定叛乱,把安禄山的头颅带到圣人面前结果失策了,叛军太过强大!

  而高仙芝,这个高句丽王族后裔,生得貌美异常,但在安西的时候,贪污军粮这事不知真假,反正被弹劾过。

  贺知章不觉得这两个的死是巧合,应该有重重原因在当时加在一起。可大唐两位将领含冤受死,可悲,可叹!

  【高仙芝、封常清二人是死了,但安禄山的叛军还在攻打潼关,李隆基终于亮出了王牌。】

  第11章 第 11 章

  随着女声的讲解,天幕上出现了一个高大威猛的将军身骑骏马,在战场上领兵杀敌的身影。

  殿内的人纷纷瞠目结舌,遇见这位,安禄山总要败了吧!可有记性好的人想起天音说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这怎么可能呢!

  【哥舒翰,大唐西北军一把手,玄宗朝所剩的最后一员猛将。】

  【从‘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到‘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边防将,慎勿学哥舒’中间隔了一个李隆基,还有一个杨国忠。】

  “我听过!”杜甫听见熟悉的前半首诗点头,这是西北民歌,夸赞哥舒翰用兵如神。只是后面那一首诗,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熟悉。

  【斩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后,李隆基命哥舒翰出兵,解决潼关之危。可是这个时候的哥舒翰已经六十多岁了,更何况他在回长安述职之际中风,如何卧病在床。但是哥舒翰不敢违背皇帝的命令,拖着病体镇守潼关,当时的潼关有二十万守军,除了高仙芝等人带来的安西军,更多的是新招募的士兵,一触即溃,一溃即散。】

  【原本这事跟杨国忠没关系,坏就坏在哥舒翰上任时李隆基给他封了一个‘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后人据此推断当时的潼关守军名义上已经归太子统领,所以哥舒翰作为潼关守将就是站在太子背后的军队势力代表。李隆基已经老了,而太子代表未来,没有人不在意未来,即便是哥舒翰。杨国忠知道自己为了讨好李隆基把太子得罪了个遍,将来李亨继位,除非杨国忠是李亨的亲爹,否则他不可能不被清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