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2 / 2)

  杜甫心道,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愿意写这种诗文,谁愿意看到自己国破家亡呢?

  此时的杜甫完全没有想到,在原有的历史上,他作为盛唐诗坛的守墓人,送走了王维,送走了李白,送走了高适,送走了王昌龄……他的所有好友都离他而去,只留下他一个人在人间苦苦挣扎。

  他为所有相熟的,不相熟的友人都写了悼念诗作,轮到他自己却没有同辈再给他写了。

  最后孙子求到元稹处。

  或许老天爷终于在杜甫离世四十年后眷恋了一下这位苦命的诗人,元稹恰好喜欢杜甫的诗作,否则以杜甫的寂寂无名和杜甫孙子的默默无闻,元稹这位当世出名的诗人,还重病在床,又怎么会为一个陌生人写墓志铭呢?

  【难道没有人提出守卫长安吗?难道唐朝的臣民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吗?】

  初唐的李世民等人见到无比熟悉的场景,只有叹息。这样的场景,跟隋亡时候又有什么区别呢?

  战争、杀戮和混乱,亡国之像!

  可这些都是能够避免的!李世民只恨今天没有带静心安神丸!一切都可以不用发生,偏偏这个不肖子把大好的局面给毁了!若是他,绝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也不可能丢弃长安独自逃命!

  李隆基看着四年后混乱的长安,他的骄傲被天音彻底击碎,似乎又成了当初被祖母幽禁起来的可怜少年,他没有想到自己就这样轻而易举放弃了长安,还是以这样窝囊不体面的姿态!之前天音说大唐皇帝惜命,会跑,“国都六陷,天子九逃”,不会就是从自己开的头吧?

  大唐并非没有忠贞之臣,或许那时候的自己并没有用!

  李隆基的妹妹霍国长公主看着天幕中的自己被蹂躏后惨遭屠杀,脑浆流了一地,吓得花容失色,回去做了一个月的噩梦,最后病了大半年才好起来。

  长生殿内,昔日大唐的王公贵族,社稷之臣静静地看向天幕,年老者如贺知章掩面啜泣,他们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被抛弃而伤心,还有为山河陷落,繁华不再而哀伤。四海来朝的长安,就这样毁了!

  第12章 第 12 章

  【唐朝当然有不屈的臣子!】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朝臣相顾垂泪,但没有一个人说放弃长安。这时,大诗人高适站了出来,哥舒翰战败后他逃回了长安,这位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文人说:用宫廷储存的钱粮,招募长安儿郎,抵挡叛军,死守长安,‘未为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