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荀彧至雒(2 / 2)

  荀彧侧眸看他一眼,知道他说此话,是有缘故,故仔细看那株半枯的植物,细细沉吟,“此花实白似如蚕茧?非《尚书》所谓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者乎?”

  “……兄长博学多闻,实令柔佩服得五体投地。”荀柔叹服,拱手长揖。

  卉服,就是用花作的衣服,织贝,则是织物如贝,由于棉花种植尚未普及,出现之地又在夷岛(海南岛),《尚书》以此形容棉质之衣物。

  另外,此时由于“棉”尚未在中原普及,就连天子西园中种植,也只以为观赏,而不识其用途,所以连这个字现在都还没有。

  但他哥居然能从浩瀚典籍之中想到此句,能猜出来,真是什么神仙。

  “行啦,”荀彧忍不住轻轻一笑,伸手拉他起来,“弟在家种植此物,不忘百姓寒苦,兄还有何话可说,进屋吧,叔父与采姊俱有书信让彧带来,含光不想一睹为快吗?”

  ……再次转移话题被拆穿了。

  不过,兄长既然不计较,那就过关,荀柔连忙应了,将兄长领进屋。

  信中不过家常事,看过信,荀柔便同兄长说起雒阳如今形势。

  荀彧不时提问几句,他也一径都说完,见兄长不时或沉吟或点头,心里不免有点惴惴不安。

  不过,堂兄最终也并为表露责备之意,只点头表示知道,他最后可是松了口气,“兄长受举,明日将赴公府试?”

  按照规矩,被察举的孝廉,需要通过考试合格才能授官。

  荀彧轻轻颔首。

  “诸生试家法,文吏试笺奏,”荀柔笑问,“兄长是要试家法,还是笺奏?”

  家法指经书,笺奏是公文,两者只需才加一科考试通过便足。

  他家既有家传,他哥又曾经做过郡吏通公文,显然两边随便哪个都没问题,但两者升迁路线却不相同。

  若是前者,则多留在中央为郎官,将来迁升路线则往三台,若是后者,则多出外地方为令、长,迁升则是太守、刺史。

  他心里当然想让兄长出任,但他也知道堂兄心中是自有主意的。

  果然,荀彧毫不犹豫直接道,“欲试《春秋》。”

  那就是经书了。

  堂兄心中已有决断,荀柔自然也无话可说。

  次日,荀彧便往尚书台拜谒,这一次先是审核资料,确定人是否有冒名顶替等情况,然后便要等着安排考试。

  这一等,时间就可长可短了。

  若是找到关系,那当然就能尽快安排,如果没有,那就得等尚书台什么时候有空,再联络太学博士,再确定时间,那就有得等。

  到这时候,荀柔这才发现,自己两入雒阳,都没结交什么人脉,倒是由于和袁绍关系不好,可能在士人之中不太友好……

  不过

  “嗯,钟元常、郭玄则(廷尉郭鸿)、曹孟德……”其实他家认识的人,还是挺多,嗯,还是够用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