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私心公义208(1 / 2)

  听上去,六百石守宫令比四百石尚书台侍郎要高,但论实际职权,尚书台民曹负责上奏文书、天子诏令,而守宫令不过是库管而已。

  当然,他如今关心的,自然不是荀文若的升职通道。

  何进征招的外将,各自到达进驻之地。

  这其间,还发生过一个插曲,董卓未停在何进安排的上林苑,而继续东进至渑池,宣召数止不听,又进河南。

  于是何进派出侍郎种邵为使,往军前叱之,让其还军。

  这次,董卓终于怂了,改驻夕阳亭,不再东进。

  公卿们惊心于其人兵马众多,何进虽然按住了他,也未尝没有忐忑之意。

  如此,再加上何太后退让,并何苗亲自登门劝说,何进诛杀宦官的积极性,一落千丈。

  荀柔听说袁绍数次上门劝说,都没有再说动大将军。

  若非廷尉府来消息,说袁绍以大将军名义,诏书州郡抓捕中官家属,他还以为,历史改变了。

  就在这时,一条消息,传到尚书台。

  颍川名士陈寔于七月甲申去世,终年八十四岁。

  “请荀侍郎前往吊之,亦可稍为我致意。”

  尚书台内商议,荀柔直接道。

  这是他计划之外,但更合情合理。

  陈寔是名士,去世朝廷是一定要派人去的,而这里没有一个人,比堂兄更合适。

  “自然,此事非荀君不可。”尚书令连连点头,相当理解,“听闻太傅家与陈家有通家之谊?还请节哀。”

  荀柔敛袖,颔首致谢。

  多少年了?

  好像从他小时候开始,那位长者,就是白发苍苍,和蔼温厚,就像过去每年,陈家都会寄一份给他的柿子干,恰到好处的亲近关怀。

  没想到。

  忽然,就走了。

  堂兄沉默的揽裾起身,在殿中拜领任务,然后便转身出殿自去作准备。

  望着他六亲不认的背影,荀柔眨眨眼睛,也扶案站起来,表示散会。

  以朝廷名义前去吊唁,又要出行数百里,并不简单,要安排仪仗、车马、祭礼,关于规格,太仆寺听说也吵了一吵。

  堂兄每日奔忙,荀柔如今虽然也住在尚书台,却好几日都见不着他。

  入夜之后,由于没准备为刘家节约灯烛,居舍内灯火通明,即使如此,荀柔也不得不躬腰凑近,才能看清地图上细小模糊、并被虫蛀的细节。

  也许在真实之中,那会是一座高耸的山峰,或者幽闭的峡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