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230节(2 / 2)

  商量已定,两人各回本部。到了山谷的宽阔地带,步兵一边行进,一边展开,形成宽大正面。骑兵则沿着山谷两边前进,保护住步军的侧翼。数百游骑,则到了山坡上。

  太阳高升,天气暖了起来。看着缓缓逼近的宋军,萧同兴奋地对身边人道:“果然,宋人只有那千余铁甲,昨日倒是被他们吓住。看前面来的宋军,别说铁甲,就连皮甲也看起来黯淡,不是强军。今日我们的机会来了,也来一个斩将夺旗,报昨日之仇。”

  说话之间,宋军阵形已经全部展开,在两百多步外停下。

  萧同振臂高呼:“儿郎们,随我冲上去,让南人知道我们箭矢厉害!”

  鼓声响起,契丹前锋随着萧同几位将领轰然向前,直向宋阵冲去。宋军前边没有骑兵阻拦,明显是要以步兵来硬抗骑兵冲锋,让契丹人大喜。

  喘息之间,前方宋军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俱都是整齐排列,手中端着短枪,并不拄地,而是各自端在胸前,前方的刀锋很长,不知是个什么打法。

  骑弓远比步弓为弱,射程不远,骑兵要到了一二十步的距离才能放箭。接近百步距离,契丹骑兵纷纷弯弓搭箭,做好了放箭的准备。单等到了宋军阵前,便向军阵乱射,同时拨马横走。这个动作看似非常简单,其实若不是常年训练,很难练好。放箭的同时改变方向,马由直冲变横走,是游牧民族展现自己骑术的场合。宋军应对,一般是同样用弓箭迎上来,与冲来的契丹兵缠斗,同时步军逼近。今天宋军阵前没有骑兵保护,毫无遮拦,正是契丹最喜欢的战法。

  离着五十步,契丹骑兵中发出阵阵高喝,人人欢喜异常。单等眨眼之间到了阵前,手中的箭射到宋军的一刹那,拨马改变方向,来回射箭,以此打乱宋军阵形。

  到了三十步的距离,正在契丹骑兵血脉贲张的时候,突然听见一声鼓响。几乎与此同时,宋军阵地冒起一阵硝烟,传来密集如同炒豆的声音。许多冲在前面的契丹骑兵,一头栽到了地上。

  宋军是练了许久的三段射,经过长期实践演练出来的,动作和阵形变换非常纯熟。第一排放枪,立即后退,第二排上前。此时第三排到了第二排的位置,等第二排放完枪,立即上前接替后退的第一排。

  火力密集,而且不间断,绝大部分契丹骑兵都冲不到骑弓的射程内。这样的战术动作常年练习,不管是人还是马,都是下意识。骑士中枪,马并不会冲上前,而是依习惯到了距离横跑。偶尔有箭矢落到宋军阵内,有些小伤亡,并不会冲乱阵形。

  一时之间,宋军阵前弃尸无数,还有马匹受伤在地上嘶鸣。更多的马失去了骑士控制,下意识地在宋军阵前横掠而过,跑向两翼。宋军两翼骑兵这才出动,收割所剩不多的契丹骑兵。

  不足一盏茶的时间,两千余契丹骑兵大部被消灭在了宋军阵前。无主马匹在阵前游荡,地上躺满了尸体,枪声停了下来,战场突然变得死寂。

  这种场景,别说契丹军队没有见过,就连演练了数年的宋军,也是第一次知道,战争是这样。

  石全彬看着山下,张着嘴好久,才对杜中宵道:“待制,这就是火枪步军打仗的样子?”

  杜中宵道:“不错,就是这个样子。可惜今日没有炮,不然现在契丹人的主阵也被轰烂了。也是活该契丹倒霉,弓骑对上火枪兵,完全就是送死!契丹人没有打过这种仗,不知如何应对。”

  石全彬摇头:“能够怎么应对?依我看来,契丹人今日必败!”

  观军的时候,石全彬见过好多次营田厢军的演练,但没有像今天这样,割麦子一样大批敌军倒在阵前,他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出火枪兵战力的。几乎反应不过来,火枪兵就几乎灭掉了两千骑兵,自己只有微不足道的伤亡。亲眼看见,才明白杜中宵说战争的样子跟以前不同是什么意思。

  冷兵器怎么应对火枪兵?还能怎么样呢,无非是那句话,子弹是孬种,刺刀是好汉。组织精兵以密集阵形,不顾伤亡,冒着枪林弹雨上前突破一点,形成混战的局面。可惜契丹人根本不习惯这么打,平时极少演练,除了步兵精兵卫队,哪里能组织起这样的进攻。

  契丹的长处在骑兵,用骑兵扰乱敌阵,找到弱点后重点突破。与宋作战时,如果宋军列阵,不管怎么骚扰就是不动,契丹是没有办法的。骑兵机动能力强,而且聚散容易,一见时机不利,契丹军队就会退却,重新寻找战机。如果骑兵骚扰不了敌人,那就改为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是契丹对付军的不二法门。

  今天习惯战法没了用处。用骑兵骚扰宋军,骑弓射程小于火枪,密度更加不如,成了送死。因为练的是放箭之后阵前横掠,同时不断放箭,已经成了他们的本能,一时变不了。侥幸活下来,也在横掠的过程中成了活靶子,几乎无人能够幸存。

  对面的契丹主将显然想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很短时间两千骑兵就送掉了,打不到原因,更加不知道如何应对,一时僵在那里。

  杨文广见再没契丹军队上来,一声令下,随着鼓声响起,宋军开始向前推进。用后世的话说这就是全军齐步走,以鼓点指挥,向前推进的同时阵形不乱。营田厢军练了数年,这个时候才显出用处。

  石全彬见大军黑压压地向前压去,一时不由热血沸腾,对杜中宵道:“待制,那边的契丹军阵没有变化,显然他们的主将还不知道怎么应对。难道,今日要建奇功?”

  杜中宵道:“只怕对面主将还搞不清楚,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说不定他想,让我们攻上前去,会跟刚才不一个样子。怨不得他,任谁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大半都会如此吧。”

  冷兵器对上火枪兵,并不会可怕到绝望。但第一次见到,却又是另一回事了。只要进了射程,宋军阵形成整齐,几乎就是单方面屠杀。好在契丹人弓兵不多,大多是用弓骑兵,不然免不了火枪兵还是要有不小伤亡。这个时候,本该是火炮发威,契丹人一时被吓住抵消了火炮不在的缺憾。

  没有亲眼看见,就连杜中宵自己,也不知道火枪对上契丹有多大优势。直到今天一战,才真正有了信心。在契丹人没有找到相应战法前,没有把他们逼到墙角不顾一切,耶律重元就是土鸡瓦狗。

第264章 大胜

  耶律重元骑在马上,看大军被十三郎的铁甲挡在城下,连蚁附的云梯都架不起来,不由暴怒。

  正在这时,一骑快马过来,到了跟前下马行礼,叉手道:“大王,宋军援军已经逼近!”

  耶律重元怒道:“不是有一万兵马守着那里?!”

  报信的亲兵道:“回大王,宋军用的枪都如炮一般,能发弹丸,如何抵挡得住?大军虽然在那里死守,但却实在挡不住。要不了多少时候,那边就要崩溃了!”

  耶律重元如何肯信?来的宋军马步不过万余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胜了自己的万人?契丹与中原军队作战,还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正在这时,萧革快马过来,对耶律重元道:“大王,那边宋军抵挡不住,此战已败!速带兵马退走为上,唐龙镇攻不得了!来的宋军虽然没有火炮,却人人有火枪,实在没有办法!”

  耶律重元道:“火枪又如何?我们又不是没有见过!无非是比弓弩更强一些。选精锐勇士,让他们逼近近战,火枪又有什么用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多给赏钱!”

  萧革道:“大王,宋军的火枪有数千枝,跟我们以前见的完全不同,近不了身!此战打不得了!”

  耶律重元看了看不远处的唐龙镇,对萧革道:“真是如此?若宋军无敌,我们逃又有何用!”

  萧革道:“也不是无敌,若是早有准备,必有克敌制胜的办法。只是我们没有应对,突然遇到了这样一支军队,实在无法对战。且先退去,不致在这里全军覆没!”

  此时另一边宋军已经逼近契丹军阵,契丹防线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远远就能看见旗帜不整。耶律重元看在眼里,才信萧革所说不虚,道:“既如此,只好暂且退却。——退向哪里?”

  萧革道:“一场大败,圣上必然震怒,大王不如带兵马先回大同府。现在黄河冰封,兵马可以踏冰而过。大王本就欲回西京,顺路取唐龙镇而已,别人无话可说。”

  山上,石全彬异常兴奋,眼也不眨看着谷中战事。实在没有想到,营田厢军的步兵如此犀利,战事顺利非常。救下唐龙镇,大败耶律重元,这军功可比南下平侬智高强得太多。这一仗,可能会是大宋立国以来,对契丹最大的胜利之一,而且干净利落。此番回京,会得到什么封赏,石全彬都想不出来。

  看见耶律重元的帅旗北甩,契丹大军开始退却,石全彬忙对杜中宵道:“待制,契丹军退了!”

  杜中宵看了看,道身边的传令亲兵道:“命两翼骑兵,契丹人退却之后尾随其后,不必穷追。”

  传令兵应诺,正要传令,杜中宵叫回来道:“此番大败,耶律重元未必会回东胜州。如果北退,追至向北的山谷出口。如果东退,则赶其过黄河。”

  传令兵应诺,飞一般地去了。

  石全彬道:“既已取胜,何不穷追?斩获欲多,朝廷赏赐越多!”

  杜中宵摇了摇头:“唐龙镇这里特殊,纵然两国有这一战,也未必就撕破面皮。稳妥为上,我们只要救下军城,等朝廷旨意就是。最要紧的,是查清这一战因何而起,俞景阳为何要献城。外敌易挡,内贼难防。俞景阳的事情不查清楚,就难防意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