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梁祝闹矛盾22(2 / 2)

银叶叹了口气,担忧地说道:“公子,九公子她跟梁公子闹翻了。这两天都不搭理对方了。”

祝英楼听了,两眼发光,看来自己不在的这段日子发生了不少事情。闹翻了最好不过了。就怕两人很快就和好,“你来跟我讲讲,他们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银叶在祝英楼离开书院后,就铭记着自家小姐交代的事情,时刻跟在银心身后,关注着祝英台和梁山伯的事。自然对他们发生的事了如指掌。于是跟祝英楼一一道来:“九公子不小心听到了梁公子和王大人说话,才发现原来梁公子一直在伪装,接近九公子,只是因为九公子是祝家庄的人,才对九公子很好。两人吵了一架。九公子说要和梁公子割袍断义。”

这就是银叶所了解道的。见祝英楼不说话,又接着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她听:“公子,你说梁公子怎么会是这种人。现在九公子知道真相了,就闹着要离开书院了。若不是我们银心一直在旁劝说,等你回来再商量此事,她现在就已经回祝家庄了。”

祝英楼听着,感到了异常之处,梁山伯怎么会没有缘故地去跟王卓然大人说这话,这话明显不像是出自他之口,便追问银叶:“他们俩之前还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段日子,书院有什么其他事情发生吗?”

银叶想了想,说道:“品状排行榜的事算不算,梁公子的排名排在了最后,然后九公子还为这件事去和王大人理论了。你说九公子都这么帮梁公子,结果梁公子却是有目的的对九公子好。”说道后面,更是义愤填膺。

祝英楼直觉这件事恐怕和品状排名脱不开干系,找出了问题的关键:“那梁山伯的排名怎么会在最后呢?”根据梁山伯的才能,他不可能排在最后的。

银叶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这,这个不清楚,但大家都在猜测,应该是梁公子得罪了王大人。”

“得罪王大人?”祝英楼疑惑。依梁山伯的行事,应该不会得罪人,除非是别人先找茬。“你说英台还去帮梁山伯说话了?那王大人那边是什么反应。”

银叶说起这个,就更生气了:“九公子的话让王大人下不了台,王大人就把九公子的排名排到了末尾。”

祝英楼沉思,她知道银心所了解的只是片面,梁山伯肯定不是那种会为了荣华富贵接近祝英台的,毕竟祝家只是富。与仕途更有利的话还不如去和马文才交好。恐怕两人是有误会。但这个误会或许是好事。可以及时止损。两人就此交恶了,自然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

的确,事实正如祝英楼猜测的,存在着隐情。

原来,祝英楼离开后的这段日子。开始,祝英台和梁山伯还是跟之前一样,同进同出,形影不离。直到王卓然大人到了书院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为两人关系的破裂埋下了雷。

王蓝田一直以来都看不惯梁山伯,书院门口被王卓然大人下了脸面的事更是增添了一把火。于是使了计策,偷偷换了梁山伯每天给王卓然打的水,使得王大人的脸出了疹子。这让一向非常重视自己外貌的王卓然误会厌恶梁山伯,以为是他办事不力,再加上王蓝田等人在王大人面前煽风点火,就造成品状排名梁山伯称为了垫底。

而祝英台自然是认为此事不公,顶撞了王卓然大人。

被怒火包围的王卓然也将祝英台的品状排名排在了末尾。

祝英台是女子身份,将来也不能入朝为官,对于品状排名自然就没有那么在乎,但梁山伯却不知道。只觉得是自己连累了祝英台,便私下向王卓然去求情,希望他能把祝英台的排名改回来。

王卓然自然没有那么轻易就答应梁山伯,提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很简单,就是让梁山伯和祝英台一刀两断。他提这个要求的原因在于,祝英台毕竟出生在上虞祝家。祝家虽然在朝为官者甚少,但其家大业大,收留了北方流民数万人,每年缴纳的税款占了朝廷全部税款的三分之一,由此,朝堂很看重祝家庄。只要给个台阶,祝英台不再管梁山伯的事。他就不会下重罚于祝英台。

梁山伯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这个要求。违心地说出了自己是因为看中了祝英台的身份才会一步一步地去与他结交。不巧的是,这话被刚来找王大人的祝英台听到了,不了解前因后果的祝英台一听,一开始并没有相信,而是与梁山伯去对峙。但梁山伯本就答应了王大人的要求,趁机说了些重话。

祝英台被梁山伯的话伤到了,误以为梁山伯是处心积虑地接近自己,营造出一副对自己很好的假象。

对梁山伯失望透顶,作出了割袍断义的举动,祝英楼觉得自己一心想来求学的书院处处透入着功利,只想逃离。

银心和银叶自然不会让祝英台就这么离开,两人没法做主,只能劝说祝英台,让她等祝英楼回来了再商量此事。

祝英台被暂时劝说住了,两人一同出来求学,不能就这么丢下自己的妹妹。

这两日,祝英台不想看见梁山伯。在学堂上,换了座位,晚上是偷偷过去银心的下人房里挤挤。

这是便是整件事背后的真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