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引子2(2 / 2)

赖文光深知“独立难持,孤军难立”,为扩大势力,拟在四川建立政权,并将捻军分为东西两支:“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在中原地区继续坚持斗争,然后由湖北入川;“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挺进西北,再由甘肃入川。

同冶五年(1866年),张宗禹率西捻军三万余人进入陕西。执行“聚兵防河”方针的钦差大臣曾国藩因“剿捻无功”,退回两江总督原任,清廷改派钦差大臣李鸿章继任剿捻主将。

同冶六年(1867年),西捻军张宗禹打破陕甘总督左宗棠“分扼要隘,布置关锁”的长围战略,突进陕北。

赖文光率领东捻军数次抢渡汉水均为清军所阻,被迫放弃入川、入陕计划,再入山东。东捻军冲破清军运河防线,却又误入胶莱绝地。是年夏未,东捻军终于突破胶莱河防线,但仍未能跳出李鸿章的河防包围圈,且连战皆败,损失惨重。

李鸿章采取“扼地兜剿”的方针,调集皖、豫、鄂、苏、直、鲁等省清军,重兵防守黄河、运河、胶莱河。

西捻军张宗禹得知东捻军处境危艰,遂率西捻军由陕北渡黄河入山西,经豫北长驱冀中平原。

同治七年(1868年),年初,遵王赖文光的东捻军在江苏扬州境被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所灭。

梁王张宗禹的西捻军进击京畿失败,“进失所援,退无所归”,遭到十余万清军的围追堵截,只得南下山东。最终,被李鸿章的淮军包围在运河以东、减河以南、黄河以北和东临大海的地区。

张宗禹率领的西捻军此时的处境艰危。

北面,以捷地减河为防线,沿河北岸修筑长墙,由天津洋枪队、潘鼎新与提督杨鼎勋等所部淮军和地方团练驻防把守,阻遏西捻军北上,避免威胁京津地区。

西面,以大运河为防线,在山东张秋一带引黄河之水灌入运河,并在大运河西岸修筑长墙,由直隶、山东、安徽等省的清军分段驻扎,附近沿河州县的团练出动协助,又调总兵丁长春所部水师炮船进驻德州,巡逻运河水面,加强防守。

南面,以黄河为防线,封锁各处渡口,将船只一律调至南岸,由山东地方官吏领军镇守。

东面,渤海严禁渔船下海,防止捻军渡海而逃。

时逢雨季,西捻军的骑兵在泥泞中根本不能发挥战力,而淮军新式武器却不受此限制。

至是年夏末,西捻军左突右击,亦未能突破这个由“三河一海”围成的包围圈。终于在同治七年六月二十八日(1868年8月16日),于山东茌平徒骇河畔全军覆没。

至此,十六年间纵横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山西、直隶八省,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的捻军起义,终以失败告终。

此役,仅梁王张宗禹及手下十八骑,拼死突围,凫渡徒骇河,逃出生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