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谢氏族运下坡310(1 / 2)

  番薯的产量,花生的产量, 甚至稻谷的产量,都在南部繁荣生长。

  如今十一月底, 新天京与南域等地在新肥料和发现的超级稻种的双向增产中, 使得整个南部产了至少四千万石粮食。破了二十年来的创收记录。

  司农官直接通过军机阁吴秋写信禀告谢兰芝和司栖佟。

  可惜谢兰芝不在, 所以信到了司栖佟那儿, 司栖佟看着粮食的创收,神色无悲无喜,仿佛僧尼入定般。

  她给司农官与吴秋去了表彰信。让章长乐替她先发块匾,事后她再补充奖赏。

  她很清楚鲁国上下因为缺粮才追捧番薯,很快鲁国就会兴起种植,番薯过不了一年就会在鲁国饱和。所以她的人最多在鲁国赚个月份子。其他等地小国但凡富庶点,和新天京有贸易来往,都早已经种上番薯。

  只是当她看见产了千万斤番薯时,她还是不免想起和兰芝在兰章宫门口坐着吃番薯的回忆。

  还有花生已经增产百万斤,第一批种子也是她和兰芝亲手剥的。

  新肥料增产,还是她们亲自到田埂边见证创收历史。

  取得如今不易,兴盛的发展,不仅仅是她们的功绩,更是她们之间生活过的记忆。

  谢兰芝离开仅仅七天,司栖佟都快熬不下去了。

  她唯有忍受着煎熬在后方替谢兰芝坐镇。

  新天京金銮殿上的两把御座,现在空空如也,即便如此京臣和谢氏们却早已经将两位主子刻在心里,哪怕她们不在,她们定下的规矩和秩序都还在。

  大家都有条不絮地去维持。

  恰好今天吴秋当班,他和众官们商量过几天赶一季祭龙王。因为新天京上个月下了场大暴雨,本来废渠该塌陷,造成房屋和良田的损失。可谁也没想到谢元帅临时下令让死囚犯还有流民进去修废渠,反倒救了半个新天京。

  废渠附近的村民感念谢元帅提前修渠,当地县令庆幸没发生什么天灾人祸,所以上功德书希望为谢兰芝立生祠,谢氏都答应了。

  吴秋脑袋没有谢氏那么拎不清,直接搁置。等元帅回来再说。

  当地县令们收到未来的右相大人发出的信号,他们开始奖励修渠的流民,给他们发新天京或者九晋的户籍,安置他们设立村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