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2 / 2)

  他写过一卷《四时食制》, 原文已经佚失。只能在《太平御览》、《颜氏家训》等书中读到只言片语的被收录部分。

  从现存文字来看,曹操记录了舌尖上的魏武。描述了一堆水产品知识,包括且不限于鱼类的产地与烹饪方式。

  提到例如搁浅在海滩上的鲸鱼,“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鲸鲵……骨可为臼”,鲸鱼骨头能用来做捣碎食物的骨臼。①

  此书也记录了一条“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曹操所记载的这一条目,表明至少在东汉末年,稻田中有鱼的场景已经出现。

  稻田有水,水中有鱼。选对了鱼的品种,不似克氏原螯虾摧毁水稻根茎,反而起到双向奔赴的正向作用。简单概括,鱼以稻田里的虫子与杂草为食物,而水稻因鱼粪获得了更多肥力以而更好生长。

  不过,「有鱼」与「养鱼」是两种概念。

  学界对于东汉究竟是不是成规模稻田养鱼之始仍有争论。可以确定的是明清之际,这种稻鱼共生养殖方式已经越趋成熟。

  明朝的《青田县志·土产》记载得很清楚,“田鱼又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坪地养之”。

  不再是“有鱼”,而是明确地“养鱼”。

  可惜,这种共生养殖技术未能大面积推广。归根到底,又养鱼又种稻,其过程所需技术含量偏高。

  古代碍于信息闭塞的局限性,如果没有官府组织人手教授稻田养鱼术,它很难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外的地方。

  反观现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足够便捷,为什么稻田养鱼又少了呢?

  一说与农药的使用相关,那会让鱼类存活艰难。

  另外就是经济效益相关。不同于古代农户的耕种多为自给自足,如今规模化种田是赚钱为主。农药有助于大规模种植,而当单独种稻的投入与利润高过稻田养鱼,人们会选择哪种植模式也就不言而喻了。】

  嬴政手上的毛笔不停,他将水镜内的稻与鱼共生养殖布局图给画了下来。

  视频里不只放出了水田的不同沟渠挖掘方式,还列出了一张水田可饲养鱼类表格,每亩田地适合放养的鱼类数量等数据。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选择,后世选择了经济效益更大的单独种稻。

  大秦的农户们却多处于自给自足生活模式中。假设官府有规划性、有选择性、因地制宜地推广稻田养鱼术,可以给黔首的餐桌提供更多鱼肉。

  鱼肉鲜美,谁会不喜欢。

  当然有人不喜,吃鱼的风险与吃鱼的快乐总是同时出现,被鱼刺卡过的人必是有些抗拒心。

  不过,对绝大多数的大秦人来说,能多一口鱼肉的幸福感远胜于被可能被刺的痛苦。

  嬴政已经懂得好文章的力量。

  他想好了,很有必要编撰一本《舌尖上的秦朝》。在推广农具、改良种植方式时,通过宣传食物的美味从全方位多角度来提升人们的改良务农积极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