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463(1 / 2)

  山翰林字正腔圆读了一遍,又顺了顺身上的狐狸毛披风,手指陷在蓬松的皮毛中,一笔一划勾勒出字形来。

  草原上什么都缺,没有造纸的工匠,也就几乎没有文字记录,只有大庆典上论功行赏时会将某人的功绩刻在石壁上。

  他看着乌都蹲在地上练字,一连写了三遍,把这个字的笔顺记住。一抬头,对上耶律烈的视线,乌都又连忙低头,装模作样又写了五遍。

  这孩子写得认真,只露出脑袋顶上一个小小的发旋。

  他笔顺流利,毫不停顿,耶律烈看着,眸色转深。

  他是相信部族与血统的人,有时他旁敲侧击地提起葛循良的事,这孩子总是睁着懵懂的眼睛,问“那是谁呀”,眼底没一丝仇恨的目光。

  三岁,该不记事才对……

  这孩子因为他那胡姬母亲,同样长了张胡人面孔,却对汉人有着深入骨血的亲近。学写字、学官话特别快,字虽写得歪七扭八,却能说得字正腔圆,比山翰林说得还好。

  眼见耶律烈上前两步,将要弯身抱起乌都,山鲁拙连忙另起了一个话头。

  “其实,京城人信佛的不多,百姓更信儒学,就是孔孟——小公子听过孔孟吗?”

  乌都眨眨眼:“先生请讲。”

  耶律烈冷冷盯了他一眼,却什么也没说。

  山鲁拙宽了宽心。他被抓来半个多月了,跟小公子接触的机会很少,耶律烈疑心过重,专门指了五个兵轮班看他,平时锁他在帐篷里,不能自如行动,只能等小公子想起他时主动过来找他说话。

  “先生?”

  乌都澄澈的眼睛望着他。

  山鲁拙头皮有点麻,字斟句酌道。

  “孔子,他吧,有三千个学生,这三千个学生不能坐一块上课呀,人太多,坐不下。”

  “孔子得分班,五十个人一班,正好分了六十个班——以天干地支做名,正好六十个。其后,孔子讲究因材施教,擅长写诗的,他就教人家写诗,擅长数算的,孔子就教数算。”

  乌都:“……”

  半晌,乌都抬起两只小手鼓了鼓掌,假迷三道赞了一声:“先生懂得真多啊。”

  山鲁拙脸一红,想掐死自己的心都有。

  他一个不学无术的野路子,肚子里超不过三点墨,要是早知道这辈子会有扮先生、讲孔孟的一天,当初一定好好念四书。

  山鲁拙寻思自己要是在京城,就算搁路边说书,说成这德性,怕是人人啐他一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