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15(1 / 2)

  来俊臣看着慢慢驶远的马车,低头笑了一下。

  车厢里,上官婉儿好奇而又克制地掀开了一点点窗帘看着外面,清晨的长安城还很安静,冷冷清清,路边偶尔能听到小贩叫卖的声音,她张望着,看着这新奇的世界。

  突然一个熟悉的牌匾闯入了她的视线,上官婉儿猛地把窗帘甩下来。

  明崇俨注意到上官婉儿的反应,便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明月楼时,心下了然。

  “你知道明月楼上的牌匾是谁写的吗?”

  上官婉儿摇了摇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明崇俨笑了笑:“孩子气,那可是一副好字啊,当初这人喝得酩酊,大笔一挥写下这明月楼三字,被当时的花魁拓印下来做成了牌匾。他这一手字可是道尽了这锦绣长安的繁华啊!”

  “那人是谁?”上官婉儿问道。

  “他的名字到如今也算是赫赫有名。”明崇俨卖了个关子,接着平静道,“长孙无忌。”

  上官婉儿愣了片刻,她问道:“是那个修订《唐律疏议》的长孙无忌?”

  “正是。”明崇俨叹息道,“长孙无忌其人可谓有太宗遗风,只通过这一手字,便不难窥见这人挥笔之时的风流意气。”

  “可是他已经死了。”

  “是啊,自缢于黔州,”明崇俨遗憾道,“可惜不能一瞻此人风采,实在是生平一大憾事。”

  车厢里沉默了一会儿,明崇俨又道:“长孙一家获罪后流放岭南,我曾路过那里,其后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滴水成冰的天气,他们只身着单衣,冻得青一块紫一块。”

  上官婉儿垂下了视线,她不禁想到了自己和母亲郑月,开口道:“可惜。”

  “是啊,”明崇俨赞同,“我路过时,有一位夫人冲出来,跪在我面前求我救她的儿子,即使旁边的官兵拿鞭子抽她,她也不曾后退,我不忍心,便随着她看了一眼,那孩子已经快冻死了,气若游丝,我便花了钱把人买了下来,带在身边。”

  上官婉儿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人的影子。

  “那孩子叫长孙俊臣,”明崇俨慢慢道,“据说是他刚出生时,有道士经过,说此儿将来必要辅佐一代明君,在朝堂上开创自己一番大事业,长孙无忌大喜,便给他取名俊臣,取自《论语》中的君君臣臣之意。”

  上官婉儿愣住了一会儿,她没想到那个放浪形骸的少年居然有着与她相似的家世背景,“那来俊臣……”

  “正是长孙俊臣。”明崇俨陷入了回忆之中,叙述道,“我把他救走之后,怕别人查出他的身份,便做主给他改了母姓。”

  上官婉儿没有说话。

  “他第一次见你时,并非有意针对你,他小时候阅书极多,学问极广,”明崇俨一时说了太多话,便倒了一杯水,润了润喉咙,接着道,“只是后来家族一夕巨变,他便觉得读书无用,救不了人,便不再读了。”

  他们二人都没再说话,一时之间,马车里竟只能听到二人的呼吸声和窗外的呼啸风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