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六部统帅(1 / 2)

在张玄泰的心中,一直坚信着一个观点:所有的案件本身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涉案的人心。他不愿去深究那些曲折隐秘的心思,也不想被卷入人性贪婪的漩涡中。

面对张玄泰的坦诚之言,在场的众人并未表现出任何愤怒之情。他们相互对视,嘴角勾起一丝微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意味。似乎在他们眼中,张玄泰在这错综复杂的官场中仍显得稚嫩未脱,如同初出茅庐的少年。他们的微笑,宛如成年人面对孩童无意之过的宽容,既有几分了然于心的包容,又带着一丝不以为意的风度。

这样的场景,展示了官场上的一种独特氛围,在这个权谋交织的世界里,张玄泰的直率与坚持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众人的反应,则像是在向他暗示,这里的游戏规则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们的微笑,既是对张玄泰坦荡性情的一种默认,也是对他尚未完全领悟这场游戏深层规则的一种含蓄提醒。

大理寺丞薛道衡在听闻张玄泰的话后,鼓掌赞叹道:“大理寺自古以来,奉行一心为民、为民除害的原则,我们坚持公正无私,执法如山。张大人在这其中,确实是我们中的杰出之人。”

薛道衡这番言论,明显是在为大理寺邀功,同时也在彰显张玄泰在此次案件中的显著贡献。此次案件,张玄泰确实是居功至伟。

刑部尚书程青,自始至终保持着沉默,此刻终于开口,向张玄泰表示歉意:“之前对张大人的言行,若有冒犯之处,我在此深表歉意。”他语气恳切,抱拳行礼,表现出了对张玄泰的尊重和歉意。

随后,程青话锋一转,正色道:“实不相瞒,关于此案,我们还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忧。”他的话语显得严肃而谨慎,表明尽管张玄泰的努力备受认可,但案件本身仍旧有待进一步澄清。

这一转变,标志着对话终于从礼节性的寒暄,转入了案件的核心问题。

张玄泰心想,终于开始说正事了。听到这番话,张玄泰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他也不得不静下心来看一下这群老狐狸葫芦里卖什么药。

程青的目光在室内一转,最后定格在宗印大师身上,缓缓道出:“在宗印大师的促使下,我们曾组建了一个专案调查组来深入此案。”

紧接着,程青又带着几分自嘲地继续说道:“不过,看来我们的努力除了增加混乱之外,并未带来实质的贡献,实在是贻笑大方了。”程青这番话,虽然带着笑意,但在笑中似乎也夹杂着一丝无奈和自省。

此时,道元站在一旁,脸色如铁一般严肃。而曹贺则在一旁,面色冷漠,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对程青的话有着自己的解读和思考。

程青沉吟片刻,缓缓吐出字句如同沉重的石落,道:“食君之禄,当承君之忧。若此案不得善终,吾等皆是罪人。”他言下之意,虽未明指,却隐含着对宗印大祭司的微词。似是怨言于心,而礼节于表,不便于众直抒胸臆。

其辞,似是将责之箭,悄然分散于庭中诸人之身,暗示着此事之重大,涉及各位。他虽不指明斥责,却巧妙地示意众人,此困局非一人之责,而是众人共当承担。此举,既显其智,又透着身处逆境之下的无奈与苦楚。

郭元成轻声一叹,带着几分玩味的语气说道:“哎,此事岂能轻言断定。我们张大人不是已将疑犯擒拿归案了么?”虽然他心中对赵明的失态感到懊恼,但此刻的心思却清晰如镜,深知非己之责不可轻易承担。

他的话语中透露着一丝机锋,似在暗示:在这错综复杂的案情之中,每个人的责任与角色都应分明,不可混淆。郭元成在这个时刻的心态,恰如行走江湖的老手,深谙世事沉浮,不愿轻易为他人之过背上不属于自己的重担。

宗印忽然从座位上缓缓站起,身姿庄重,朝着张玄泰深深一鞠躬,神色诚恳:“张大人之恩,宗印铭记于心。”

这突如其来的敬礼,让张玄泰略感措手不及,他急忙上前,连声谦卑道:“宗印大师过誉了,此乃分内之事,不敢当。”张玄泰的话语中充满了谦逊和诚挚。

见状,大理寺少卿裴文轩与大理寺丞薛道衡也迅速步前,伸手搀扶,共同表示对宗印的尊重。

须知,大祭司之尊,除了在祭天大典及对圣上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之外,向来高居于众人之上,鲜少向他人行此等大礼。他们的地位崇高,几乎无人能与之平等,故而此般敬礼,在寻常时日里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宗印对张玄泰的这一深鞠躬,在在场众人眼中,无疑是一种极为重大且罕见的礼遇。

宗印语气沉稳,续道:“吾之教导未周,使得我寺弟子道元对张大人有失礼节。”言罢,他目光微转,示意道元。

道元闻言,心中震动,神色骤变。他迅速迈步向前,对张玄泰深深鞠躬,以示歉意。

宗印继续说:“张大人大度忘怨,不仅向我寺传达了关键信息,助我们躲过一劫,更是将罪犯捉拿,安定了民心。如此恩德,为天下苍生所铭记,我理应代表天下人向张大人表达最深的谢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