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北地起波澜177(1 / 2)

 “我自幼在并北长大,又是屯户,也曾应招打过几次的仗,但反正我是从没见过来自朔方的袍泽的,平日里大家也都习惯了说并北三郡,也即是云中、定襄、五原,却是已经极少提及朔方郡了。”

 “这是为何?朔方郡,不是说水草丰美么?”

 “内外两方面原因都有吧,一来是因为鲜卑强盛,朔方那地方距离塞外实在是太近了,又谈不上如何险要,再加上地广人稀,事实上已经被许多鲜卑部落所占据,另外许多羌人也在借着几次羌乱的机会趁机向朔方郡迁移了很大一部分,朝廷无力驱逐。”

 “二来是因为这块地方事实上已经让给匈奴人了,虽说是胡汉混居,但那点汉人太少,而朝廷……哎~,朝廷对我等边塞之民实在是太苛刻了一些,事实上那种苦寒的地方,胡人多而汉人少,只要朝廷对我等汉人的支持稍微弱上一些,胡化便是必然的事了,更何况朝廷非但对我等边地屯民没什么帮助,反而今上一直都在撤屯了。”

 “当然,再另一方面,正如我此前跟你讲的,这天下的气候整体上是越来越冷的,朔方那地方以前虽然也是以游牧为主,但其实也还是可以有一点农耕经济的,现在却是这一点也没了,绝大部分地区连豆子也都种不了了,甚至就算是游牧,其条件也远比不上云中、北地等郡了,其境内甚至还出现了沙漠化。”

 “原来是这样。”

 “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修儿,这也算是给你上得一课吧,你要记住,任何地方都有两套账,一套是交给上计,带去洛阳跟朝廷汇报的,一套是实际的,老实说,今上登基以来,因为党锢之祸的原因,这上计之制几乎都快要名存实亡了。”

 “为政者,若是不能真正的体察民情,仅仅只以各地上计吏汇报上来的,纸面上的数据来治理国家,就算心是好心,所下达的政策到了地方上也往往都会南辕北辙,最后变成恶政、蠢政,一个郡是如此,一个县,一个乡,也都是如此。”

 “做官做事都是同样的道理,一件事若是不能躬身入局,那还不如不做,做,也一定只会做得稀烂。”

 “是,老师教诲,徒儿谨记了,只是老师,既然按您所说,朔方已经实际上是一座空城了,为何您又说鲜卑不会打过来呢?”

 秦宜禄摇头道:“非也,你这又犯了想当然,不接地气的文人治国的错误了,在你的眼里,这天下人是只分为汉人和胡人了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