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路的方向(1 / 2)

罗海:“按照那个时候的惯例,一般攻占了一个地方就会先派兵驻守,后续安排文官,所以我觉得你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同步进行的吧,毕竟要通商也得等战局平稳才可以吧。”

辛志:“我觉得不用纠结这个先后顺序,反正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好。”

“尽管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还有攻打匈奴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开丝绸之路,但是,这条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XJ,再从XJ连接中亚、西亚的横贯东西的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其实,我们国内历朝历代都没有对这条路线作出命名,第一次提及‘丝绸之路’的人是德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他在1877年柏林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研究成果》第一卷中,首次提及,将中国长安与中亚之间的交通往来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而实际上,‘丝绸之路’并不止一条。”

卫永:“我知道,你刚才不是还说了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吗?”

辛志:“对,那是另外一条,还有两条。”

“总的来说,‘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西汉张骞开通的通道称为‘西北丝绸之路’;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明朝时期,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接下来,我给你们讲讲这个‘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一样,并不是我们给它命名的,这一回是一个来自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在1913年首次提及。而我们也曾经对这条航线有其他命名,唐代的时候,我们称它为‘广州通海夷道’。”

“这条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航线全长1.4万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宋元朝时期,甚至是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卫永:“我想刚刚海哥说的那个哥伦布,原意应该是想找一条更短的航线,毕竟这条线真的太长了,他想更快来到印度和中国。”

罗海:“有可能,这么长的路,需要用时得多久啊,这一路上风大浪大,危险重重,从现在经常看到沉船考古的信息可以推断,当时出海一趟都是以生命作为赌注的。”

辛志:“都怀着富贵险中求的志气,可是谁又想起面对大自然的威力的时候,命比纸薄啊。”

“当时海船载运的“杂缯”,即各种丝绸。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汉朝以前前,便已有东海与南海两条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历史阶段。”

“开创期,先秦。我国最早的航海活动大概在新石器时期,尤其在岭南地区,这里毗邻南海与太平洋,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岭南的先民就已驾着平底小舟在海上捕鱼。”

“在距今5000-3000年期间,惠阳平原的东江北岸近百千米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陶瓷为媒介的贸易交往圈,并通过水路将影响扩展到了沿海及海外岛屿。”

“后来,通过深入研究海船、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铜鼓和铜钺的分布区域,我们了解到在先秦时期,岭南的先民已经活跃于南中国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他们的文化甚至间接影响了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一条“循海岸水行”的黄金通道,这条路线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乃至东南亚。”

卫永:“你看,新石器时期的人就已经想着出海了,开着平底小舟就上。我也就坐过快艇,而且只是沿着沙滩边绕一圈,打几条鱼就结束了。”

罗海:“嗯嗯,我懂的知识和道理比他们多,可是我的勇气真不如他们呢,我真的无法想象开着平底小舟出海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那些突如其来的海浪,鲨鱼,还有小舟的性能,这些都是我必须考虑的事情。没有答案的话,打死我也不上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