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大婚、升官43(1 / 2)

翌日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顾言将传国玉玺高举在头顶,毕恭毕敬的放在了刘协面前。

“这,这真是玉玺!?”

即便是看到了那标志性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文,跟黄金补的一角。

刘协也有些不敢相信,十常侍之乱时遗失的传国玉玺,就这么回到了自己手里。

顾侍郎不是去给董贼送信的吗?这玉玺总不能是董贼找到了,然后让他带回来的吧?

“陛下,的确是玉玺没错!臣是在洛阳城南的甄官井中,从一具宫女的尸首上找到的。”

“侍郎当真是鸿运齐天也!如此大功不得不赏,众卿家认为该如何封赏为好?”

此时哪怕是作为董卓代理人的董旻,这会儿也不敢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不该奖赏顾言。

加上对方还是蔡邕的爱徒,蔡中郎又是他哥哥十分器重的士人,那就是自己人嘛。

因此董旻不仅没打算拦着,还准备给顾言挑个好官。

二千石是没可能了,董卓执政之后虽大肆封赏了一批人,但还没到后来李傕、郭汜的地步。

总体上官员的升迁,朝廷的运转还是有规矩在的。

哪像后来动不动就是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找回玉玺的功劳虽大,但让顾言从六百石,升到一千石就差不多了。

而一千石的官职当中,最紧要的当然是尚书令,三公不兼录尚书事都算不得握有实权。

不过顾言并不打算窝在尚书台,当一个处理文件的总秘书长,他更想去做点实事。

所以在大臣们都给出自己的意见后,他出乎意料的选择自请去少府,当一个比千石的少府丞。

九卿当中,千石的基本都是正印官,比如御史中丞、尚书令、太中大夫。

比千石的大多是副手,比如太仆丞、廷尉丞、大司农丞。

“侍郎如此大功,只一个比千石实在说不过去,不如将前朝散骑本朝中常侍合二为一,另设一散骑常侍常伴朕左右,规谏过失。”

散骑常侍?那不是曹丕搞出来的官嘛,后来到了唐朝都成散官了。

不上不下的时候,加个散官倒也合理。

于是顾言立即拜谢道:“谢陛下,臣必赴汤蹈火以报君恩。”

本来到了这个时间,朝会也该结束了。

无论是刘协,还是黄琬、蔡邕等人都等不及退朝之后,细细观赏一下失而复得的玉玺了,谁曾想顾言又行了一礼道:

“臣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能为微臣打破常例,特降隆恩。”

“哦?不知爱卿有何请求,看在玉玺的面子上,朕都允了。”

“回陛下,臣与老师蔡中郎之爱女两情相悦,不日将要完婚,但又喜欢上了其表姐,还请陛下成人之美准许我双妻并嫡。”

刘协再怎么聪明,也不过才十岁,还没来得及取伏完、董承的女儿呢。

听到这话,只能把目光转向另一个当事人蔡邕。

好在上朝之前,顾言就已经跟老丈人通过气了,后者也清楚刘颖的真实身份。

尽管很生气自己这徒弟,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但自己女儿都没意见他又能怎么办?

“陛下有所不知,因常年战乱之故,多有夫妻失散之时再娶,后又团聚之人,故民间已有双妻同娶之前例。”

古代以儒家治国,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就是,如果一件事已经有了第一次,那后面就会跟着来处理。

此时刘协听到百姓中已经有了栗子,也就小手一摆放任自流了:

“既如此,就准爱卿所求许你双妻并嫡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