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基地实验室35(1 / 2)

在加里斯山脉靠近阿庀斯巅群山南部风景宜人的一处山谷,有一处被三处矮山环抱的湖泊,这边山终年积雪,但湖泊却偶尔会冒着热气。湖泊那边有一处地势平缓的草地,一栋青灰色的三层楼建筑坐落其中。此时天空中出现了一架直升飞机,轰隆隆的声音在山谷带来了闷闷的回音。在天空盘旋一会儿后缓缓降落在一处硬草坪上,舱门打开放出升下架,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美国人抱着一个密封的盒子下了直升机,然后步履匆匆的走进这栋建筑。

这栋三楼房子的大门左侧的墙壁上有个铭牌,隽刻着“基因实验室”几个秀体小字。

这是自杀浪潮第二年,多国合作的一个基因实验室。

此时在这栋房子的地下室二楼,摆满实验设备的实验室里,来自中国的胡博士,正跟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俄罗斯人交谈。这个看起来年逾四十的俄罗斯人叫普科夫,莫斯科中央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

“胡秋博士,今天又送来了几份标本,这样世界各地的标本都基本差不多齐了。”普科夫操着蹩脚的英语说道,“胡,这样搞下去我们会累死。蒂法瑞天天在抱怨,搞的我耳朵都快长出茧了。”

两人都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台前,台面上是一堆的试管,以及微量离心管。

胡看了远处的正在操作实验的蒂法瑞一眼,打断普科夫的话:

“你别叫了,以前没有超级计算机,我们为了检测基因突变,得先用DNA测序技术建立基因序列,然后利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得逐条推断DNA序列。现在已经很好。”

胡秋又瞄了蒂法瑞一眼,对他道:“还有,你们俩人晚上声音得小点,这是个老建筑,隔音条件不好。”

普科夫满不在乎,呵呵笑道:“老兄,胡,这不能怪我。你必须理解我们,这是紧张工作之余的放松。不然我们都会疯的。”

俩人离开实验台,走到电脑前。

“我在考虑是不是因为基因扩增出现了噪音?影响了样本?”普科夫思考道。

“呃,做单细胞测序啊?”胡秋说道。

胡秋想了想,确实是这样。之前因为自杀标本取样,从标本取到的细胞很容易发生降解,而且到最后环节那点DNA是根本不够拿来检测的,这就需要体外基因扩增,通过PCR技术是靶DNA片段指数型扩增,复制成千上万份,直到数量满足检测为止。它能检测单分子DNA。不过体外扩增也无法做到100%精确拷贝最初的DNA样本,每次复制都会产生一丁点的错误,就像我们文档复印一样,复制次数多了总会比原稿模糊出现干扰点。如果DNA经过千万次的复制到最后很可能会面目全非。

所以还得与其他技术手段配合使用,比如单细胞测序的技术,这样工作量就成倍的放大。难怪普科夫叫苦不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