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鬼魅讲述巴人与殷商的仇渊(1 / 2)

“看来我真是才疏学浅,以前听说武王伐纣,一直以为只是来自岐山脚下、膴膴周原的周部落。”常婉儿谦虚地回答。

“确实是周武王领导的,只是后人不知其实那也是巴人北上中原的一次无比酣畅的复仇之旅。”他似乎像树木,也许就是山林里面迷雾一般的鬼魅。

“巴人和商王朝也有仇?”白浩然继续问道。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巴人原本也只是在长江支流上发展农耕和渔猎的民族,巴人骁勇善战,又有连绵不绝的群山和长江天险作为屏障,隐藏在山野密林之间,既不属于夏,也不属于商。

夏朝灭亡后,夏桀带领数百人仓皇南逃。这些种惯了粮食的夏朝遗民,为了不做商王的奴隶,也看中了巴国的富裕,他们选择南下巴蜀,他们虽然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耕文明,但也带来了夏桀与商汤的宿仇。

商汤清理了夏朝东南方向的属国,却因鞭长莫及在其西南留下了缺口。夏朝的农耕余部念念不忘先主杀身之仇,把仇恨的种子种在了巴方的土地上,并且顽强生长,代代相传。你们看到的那些无头祭祀方阵排列,其实就是在立尸祭灵,那些都是夏耕之尸的巫术宗教活动。

不过这些都还不至于真正的引发战争和全民仇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此言不假。殷商时期黄河下游的青铜生产,需要用到来自长江上游附近地区的金属原料,这些添加剂的用量虽然不大,但武丁以前的每一件青铜器中几乎都有,青铜产业需要南方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的青铜矿料维系。

于是三百年后,修政行德、励精图治的商王武丁和他的王后妇好,将征伐目标对准了西南方向的巴国,以及巴国东南、踞三峡门户的虎方,因为这几个传说中的‘臷民之国’扼守着长江水道的咽喉,是西南铜锡矿通往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

要想建立青铜之路,首先就需要拿下巴国控制的三峡地区。武丁也曾考虑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巴方问题,但巴方的那些夏耕遗民仍然在通过宗教来影响舆论。

武丁派卿士‘震’前去开导和教化巴人,不想竟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擅长山地作战的巴方勇士首战告捷,把劳师远征的商军打得大败!

不甘失败的商王朝派了骁勇善战的王后妇好率兵卷土重来。这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女中豪杰!她不仅主持着商王朝的祭祀大典,而且还多次领兵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可是这次军事行动又失败了。

无奈之下,武丁只好亲自上阵。气急败坏的商王亲率王师,又有身经百战的将领‘震’和‘奚’辅佐,还征发了附近属国的军队参与,再次杀向西南,可结果仍是铩羽而归。

商王朝不愿认输,倾力而为,志在必得。这次狡猾的武丁和王后妇好精心谋划了一条引蛇出洞的毒计。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武丁亲自统率,将巴方主力吸引到山外平地,集中优势兵力从东面进攻,迫使巴人向西撤退。另一路由妇好率领,在巴方溃逃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伏兵,然后聚而歼之。

在武丁的攻击下已是强弩之末的巴方战士落入陷阱,被占尽地利、以逸待劳的妇好率兵斩尽杀绝!经此一役,巴方损兵折将,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武丁较量的资本,廪君一族,也终于折戟沉沙,成为历史。

此战过后,遍体鳞伤的古代巴国终于与殷商结下死仇。人们只知道巴人沉默了近两百年时间,却不知他们在酝酿,在积累,在韬光隐晦,后来在周武王的正义之师中,巴人成为了最终击毁商王朝统治的一只铁拳!”鬼魅描述历史说得酣畅淋漓,但凡讲到动情之处,皆如数家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