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事业第二春66(1 / 2)

胶片拍摄很复杂。

不管从哪一环节来讲,都是极为费时费力的事情。

首先,装卸胶片需要时间,并且要事无巨细,标记每个曝光卷,并明确在每卷胶片上都拍摄了些什么。

接着,将胶片送到洗印厂进行冲洗处理,制作每日样片,等第二天确定样片成片。

如果不行,只能重拍。

由于胶片极容易留下划痕,在此过程中必须小心再小心,否则一切便全完!

在拍摄前,观南做过相当细致的镜头分组,交由后勤部门严格管理。

他赶到制片公司,后勤部的负责人等候多时,准备对接保管的胶片。

一位中年人紧随其后。

那男人穿着支楞巴翘的毛衣,黑色运动裤起了很多毛球,头顶的地中海亮得出奇,一双小眼睛不自然地眯起,躲避着办公室内的日照光。

他叫王生,是欧西胶片洗印厂的老板,欧西胶片洗印厂在6个月前被收购,他也从老板降级成打工小弟。

但他也一点也不生气,并美滋滋地试验起,观南提出的新时代胶片拍摄流程。

如果能顺利完成,胶片拍摄的样貌会焕然一新,不会像以前那么复杂和低效。

胶片可以成为另一种捕捉画面的媒介,并直接合并到现有的数字工作流程中。

这么多么大的改变,给整个行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道路!

“老板,您来了,”王生殷切无比地迎上,一屁股挤开金秘书,像个哈巴狗似的贴住,“胶片按照您的吩咐做好处理,随时可以过目,您请您请……”

“我知道了,等会儿我会看。”

观南抬手示意他冷静,也示意金秘书别让保镖动手。

随着电影拍摄完成,保安队们越来越紧张,那真是恨不得24小时监视,连个苍蝇都不允许随意靠近。

观南步入剪辑室。

偌大的室内,两位剪辑师瞪大眼睛,兴奋且狂热地注视着屏幕。

听到背后传来的脚步声,头还没有彻底转过去,声音倒是先嚷出来。

“观导,您的计划奏效!我们能用电脑软件剪辑胶片了,你创造,不,复活胶片拍摄!”

观南没着急兴奋,耐心地进行确认。

胶片的调色跟数字调色不一样,但色彩矫正的原理一样,并且所有画面都必须进行匹配。

在漫长的胶片剪辑时代,由此衍生出一种光学剪辑系统,名Steenbeck。

70时代,胶片盛行,剪辑师们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纯手工剪辑。

观南的改良办法也在这里开始。

在收购洗印厂之后,他让专业人士进行底片扫描,导入4KProRes,再传到专业软件中进行后期工作。

别看这流程说出来简单,实际操作上却是磕磕巴巴。

胶片要先冲洗出来,然后才能录入底片,并还要重复确定拍摄是否有无,保管胶片还一定要当心再当心。

哪怕观南有個洗印厂,还有无数人帮他服务,满足他这开创性的念头,依旧花费很长时间才让这套极具实验性质的流程稳定。

看着屏幕上保存下的光化学特性,观南心满意足。

不稳定是胶片摄影最美妙的地方。

如果按照书本的拍摄方式,电影胶片可以很稳定,产生出一致且准确的结果,但如果改变拍摄方式,选择手工冲洗胶片,则可以创造出难以置信的效果。

镜头到位,他也到位,观南撸起袖子,开始跟两位剪辑合作,昏天黑地、不分时间地狂剪。

剪到最后,别说是两位剪辑,就连观南看到黑白双色都忍不住想吐。

李如一实在看不下去。

整整半个月,观南都没有离开过公司,甚至没离开过这层。

他去得最远的地方,是走廊尽头的卫生间。

要不是金秘书提前备好了沐浴间,这货恐怕能直接发霉并长出菌斑。

跟回南天的墙角一模一样。

李如一闯入剪辑室,直接将人提溜出来,“别窝在里面,交响乐队联系好,你该去催催配乐工作。”

观南不是很乐意,但在李如一“告家长”式地威逼利诱下,他委委屈屈地离开。

《鬼子来了》的配乐很简单,总共使用了两首。

第一首是《军舰进行曲》,这是东瀛本国的进行曲,曾经被用作海上自卫队的官方进行曲,在潜艇下水典礼等活动播放。

坊间有种传闻,这支进行曲因为在抗战后期曾传达出反战情绪,而被东瀛本土列为禁歌。

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

当然,官方大概率也不可能承认这件事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