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加料55(2 / 2)

廖权赶紧让手下去寻水袋送来,蓝玉却悄悄向他摆摆手,他最了解朱元璋,想事情的时候从来都是滴水不进的。

武昌府城墙四围共计二十六里,朱元璋耗时将近两个时辰,硬生生走了一遍。再走回武胜门时,包括他自己,还有朱桢、蓝玉、廖权、马茂等人个个如同水捞出来一般。

张仨才不受这罪,行了不到二里路,就借尿遁逃下了城墙,反正巡视城墙,有他没他众人也不在意。

待朱元璋等人巡视城墙一大圈回来,张仨早就命人在城楼中准备好了凉茶,又命军士寻来六七把大蒲扇,朱桢马茂、常盛等人回到城楼拿起凉茶咕咚咕咚喝起来,又人手一把大蒲扇,人人都向张仨投来感激的目光。

朱元璋虽热,但走进城楼后却若有所思,喝了几口凉茶后,叹道:“这城墙是该好好修缮一番了,好在小六子前几日募捐到了不少银子,应该够用了。”

廖权笑而不答,他拿出一幅地图在朱元璋面前展开,说道:“皇上,臣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不但城墙能修缮一新,还能利用护城河渠造福于民。”

朱元璋接过张仨递过来的一把蒲扇摇了摇,问道:“你且说说看?”

“皇上请看”,廖权在地图上指指划划,说出了一个全新的计划,城墙修缮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护城河的整修设计却更为大胆,按照他的计划,给护城河供应水源的倒水河、举水河应同步修整,一来保留为护城河供水的功能,二来在这两条河流上修建主渠、支渠、分渠若干条,如此一来将有上万亩难以浇灌的旱地因此而变成肥田。

廖权说道:“臣测算过,这上万亩肥田,每年可多打粮食两百万斤。”

蓝玉停下手中的大蒲扇,问道:“廖大人,按此规划预计耗银多少?武昌府可有能力自己承担?”

廖权说道:“蓝大人,按此规划修缮城墙约耗银十万两,修建主渠、支渠、分渠也需耗银十万两,共需二十万两银子,皇上放心,武昌府不用国库拨付一两银子,自己就能完成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好”,朱元璋道:“国库要用钱的地方太多,武昌府能自食其力,朕很欣慰。”

朱桢在一旁不解地问道:“廖大人,这可是二十万两银子,前几日修缮城墙才刚刚募捐了十万两银子,难道又要募捐?”

廖权呵呵一笑,道:“王爷莫要瞒我,当日募捐银子共计二十万零五百六十两银子,我老廖查得清清楚楚。”

张仨心里咯噔一下,心道我可是和朱桢提前说好了的,募捐十万两银子是为了修缮城墙,剩下的十万多两银子,自己虽不可能全拿,但肯定能拿走一部分用来购买粮食回沔阳县赈灾,廖权这老狗,算盘打得真响亮,在这儿等着摘现成的桃子呢,这可不成!

朱桢为难了,他承诺过张仨,但此时此景,他又怎么解释?总不能实话实说,说自己当时束手无策,只能一推二五六,全权交办给张仨办成此事,然后再欺上瞒下,分好处给张仨?要是这样说,莫说朱元璋会看轻自己,恐怕到头来银子还得被廖权全权接手。

廖权怎么会知道当日募捐的银子数额?原因很简单,他派人向三十六家商绅私下里问一问,谁敢瞒他?

朱桢这下被动了,张仨恨得牙齿痒痒,心道廖权这老狗心肠着实歹毒,不但派人封锁人坏村要饿死全村老少,而且连我卖粮赈灾的银子也要一锅端拿走。

怎么办?张仨脑筋急转,透过城墙垛口,几辆马车正在出城,正是楚王府运送熟石灰出城的车队。

“廖大人的计划可行”,蓝玉细细看着规划地图说道:“两百万斤粮食可不是小数,经年累月积攒下来,对武昌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呀!”

廖权在一旁神色颇为得意,他这是以阳谋困住朱桢,这一招任谁也说不出反对意见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此事朕准了。”

朱桢心里一片冰凉,不甘心地闭上了眼睛,朱元璋发话了,这事已然一锤定音,廖权轻轻易易就摘走了桃子。

张仨躬身道:“皇上,我有话说。”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张仨,张仨说道:“皇上,臣有一个修城建渠的妙招,想先在这城墙上试一试。”

朱元璋来了兴趣,问道:“什么妙招?”

张仨道:“臣称之为‘点泥成石’秘法,如果成功,皇上必有大用。”

众人面面相觑,从古至今也没听说过什么“点泥成石”配方,难道是魔法?张仨装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心里却暗道:“老朱同志,看老子怎么忽悠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