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晋1663(2 / 2)

   从古至今,种田都不是一项简单的活计,也从来不是你丢一粒种子进土里就能收成的,土壤、温度、肥水等等,但凡一点不留意,都有可能使你颗粒无收。

   在种田这事上,安清一向自认为有耐心,但自从来到这里,结识了一些这个时代的农人,她才发现自己差远了。

   不因旁的,只因在这里,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更是他们全家赖以生存的根本!

   不过,小喜子不清楚种地上的这些事,并不代表当下的耕种技术不行,相反的,这时期的精耕细作水平已经达到了历史空前的高度。

   在科尔沁的时候,安清认识了一些从关内逃荒来的老农人,在辈辈口中相传的过程中,劳动人民用苦难、聪明、勤劳总结了许多很宝贵的经验。

   只不过这些经验有一定的人员局限和地域性,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也缺乏系统的支撑。

   “小喜子,你老家哪里的,”安清随口问道,“为何入的宫?”

   既然家里有地有亲人,又怎么会进宫当太监呢。

   这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可不一样,宫女是内务府选秀进来,到了一定的年岁还可以出宫,太监则不同,但凡有条活路谁又会愿意走这一条路。

   小喜子回道:“回福晋,奴才老家是河南的,家里本来也有几亩薄田,但前些年家乡遭了连年旱灾,颗粒无收,一家六口最后只剩下奴才侥幸活了下来,这才入了宫。”

   小喜子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自知在主子面前失了态,连忙请罪退了下去。

   安清默默叹了口气,和她料想的差不多。

   这个时代的农民有多苦,以前在学农业史时也有所了解,但真的来到这里后,她才算是有了切切实实的体会。

   在没有现代技术的良种培育、化肥和农药的加持,古代人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