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荒凉的机场与消失的V1(2 / 2)

结合上下文,徐机长倒是能听出,许亚林想表达的意思是:他暂时没处理离场图的原因是,还没有收到首都机场的气象报文,所以没法做离场计划。

那么,好好的气象通报就气象通报嘛,你这通波又是个什么说法?

不等徐机长将问题问出来,准备室里的广播突然传来两声仿佛电流麦的声音。非常熟悉这一前奏的李荣已经拿起了一个笔记本,开始准备记录。与他同样反应的人,在准备室里,几乎每一个机组的桌位上都有出现。

不一会功夫,一道充满年代感播音腔的声音从悬挂在准备室四角的喇叭里播出:

“1964年3月2日9时3分,首都机场第一次气象播报,1964年3月2日9时3分,首都机场第一次气象播报:风速1米每秒,风向变化,净空天气,温度5摄氏度,露点温度负8度,修正海压1039帕斯卡,未来无可预期的显著变化...重复...风速1...”

啊这...

听着广播里那有点像是“吊着嗓子”一般,娓娓道来的气象播报。许亚林差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一个是播音员的声音,老实说,有点不习惯。另一个则是,你特么搞这么复杂干嘛?

明明一段:ZBAA020903VRB01MPSCAVOK02M11Q1039NOSIG就能解决的事情,偏偏要磨磨蹭蹭地播个一两分钟,才能听完全部的信息。

这也就是现在的空港流量低得令人心碎了,要是未来的首都机场这么给报文。那特么不天天流控都有鬼了!

内心狠狠地吐槽着这拖沓的工作效率,许亚林倒是一点不慢地从装着航行资料的皮包里抽出了离场图,开始做起离场飞行阶段的准备工作:

1米每秒的风速,属于是无限接近于静风的条件。这种风速对飞机起飞几乎造不成影响,于是忽略掉风的影响、跑道...36R...

这倒是有点出乎了许亚林的预料。未来首都国际机场三条跑道:36L、36R和01,许亚林一直以为更靠近一号航站楼的36L跑道是首都机场的第一条跑道,结果没想到是36R,而且长度还只有2500米。

虽然不记得未来的36R跑道是哪一级的跑道了,但这条58年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跑道,对DC-3这种老家伙来说:用DC-3在这种跑道上起飞,不亚于山猪吃细糠。亦是不太需要考虑特殊的跑道类型,比如什么土路草坪之类的跑道,对其起飞时的影响。

那么结合舱单、飞行手册上记录的起飞性能等数据,许亚林倒是不难算出起飞时需要用到的跑道长度。然后算着算着,许亚林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根据DC-3飞行手册上的性能记录,这款飞机的正常起飞速度通常在90英里每小时左右,发动机功率2700RPM,推力44英寸汞柱(inHg),或许是由于这趟航班并不满员的缘故,舱单上的配重只有24500磅,远远达不到DC-3的最大载重26000磅。

将这些信息结合DC-3的飞行性能还有机场36R跑道的性能大致一算,许亚林惊讶的发现,这架飞机即便是达到起飞速度以后,也依旧有足够的跑道冗余。

即便人工计算相比于计算机没有那么精准,但许亚林也相信自己算出的结果,1100来米的起飞滑跑距离应该是和实际需要用到的跑道长度大差不差的。

而36R跑道,足足有两千五百米长!

换而言之就是,这架DC-3在跑道上一直加速到VR的抬轮速度时,只要发现有问题,需要中止起飞。它依旧可以关油门,放刹车,并稳稳地停在跑道上。

V1,没了!

决断速度,直接就不需要了!

“沃靠?!”

这...民航客机起飞,没了V1,这还有灵魂吗?!

为了保险起见,在算到这里时,许亚林又将飞行手册翻到了刹车效应的页面。开始根据DC-3在干跑道上的刹车性能,计算起这架大宝贝,从90英里每小时降到0英里每小时所需要的制动距离...

结果,和许亚林预测的一样。

仅仅只需要六百米左右,甚至还不到的距离,便可以完全刹停...

V1,真的没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