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翼尖小翼51(1 / 2)

“知道个皮毛估计就差不多了,咱们之间就别猪鼻子插大葱,硬装那个象了吧?”

“那也比你好...”

叽叽喳喳如顽童般的斗嘴声,倒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揭过了“许亚林报告到底写完了没”的这个话题。看着徐机长在背后偷偷伸出的大拇指,许亚林暗笑着提起自己的“钓鱼佬套装”,跟在两个老家伙身后,走向了民航局,这个机组车发车点。

周末的航班,远比一般时间来得更少。机组车里,也不会拥堵到连三個位置都挤不出来的地步。再加上这年头,圈子就那么大一点,每个人的脸,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只需要瞅瞅许亚林几人,确定他们是民航局的人。无论有没有飞行任务,司机都不在意。

于是乎,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温榆河畔便多了三个无所事事的钓鱼佬。就在三个钓鱼佬的旁边,还有着一群村妇,在河边洗衣。

她们结伴同行,或挑或扛着满满一筐筐布满污渍的衣物。妇女们脸上写满了严肃而干练的生活痕迹,她们卷起裤脚,露出结实的小腿,踏入微凉的河水中。手中的木棒在水面上挥舞,激起一朵朵涟漪,洗衣板上衣物与石头的敲打声,竟似一种古老乐曲在此刻被演奏。

如此动静之下,钓鱼?那更像是在钓一个寂寞。

看着自己的鱼线入水处两旁,那几乎就没消停过的荡漾涟漪,许亚林整一个大无语:这就是他平时不会在周日来这河边钓鱼的原因。

每周一次的休假日来临,对大部分人来说,这都不能算是休假。

平日因要上工、挣工分而耽误的家活,往往都会在周日集中办妥。对金盏和东坝这两个公社里的人们来说,清澈的温榆河,就是距离他们最近,也是最合适的洗衣场所。

“熬一熬就好了,她们一般,最多洗到十点左右。这会,咱们聊聊天,阿林,你之前说的那个鲨鳍小翼,给我详细讲讲?”

似乎是看出了许亚林这个年轻钓鱼佬的无奈,徐机长呵呵笑着给找起了打发时间的事情。只是,一听这话题,李荣又无奈了...

能不能聊点让咱也有参与感的话题?

听闻徐机长问起小翼的问题,许亚林第一时间并没有接话。倒不是他注意到了李荣的无奈,而是,一时间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有关小翼,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翼尖小翼(Winglets)。这个非常不起眼的小东西,放在1964年,那绝对是一个新鲜玩意。而要说它的作用,那就得先说说机翼的升力产生...

关于飞机机翼升力的来源,一般人都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带有一定曲度的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比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大,进而使机翼下方的压力大于机翼上方的压力。这个压差,就是升力的来源。

然而,当空气流向机翼尾部时,上下表面的两个压力区就会在翼尖这里汇合。下翼面的高压空气会绕过翼尖流到上翼面,这样在汇合处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螺旋气流,一般被称为翼尖涡流。

总体来说,机翼翼面上的空气流速越大,在两股压力不同的气流汇合处,也就是翼尖部分会产生的翼尖涡流就越大。而翼尖涡流越大,其产生的阻力也就越大,阻力的增大又会导致飞机的升力有所下降,同时稳定性也会有所降低。

只是这么一点阻力,这么一点影响,在如今并不太被各大飞机制造商重视。因为,一点阻力的增加,完全可以用“力大飞砖”的理论,通过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来解决。只要动力够大、够猛,一点点飞行中产生的阻力?那算什么玩意?

一直到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发生。世界原油价格大涨,航空燃油的价格也随之飙升。原本不值几个钱的航空燃油,瞬间成了金贵物。为了极尽可能地节约燃油消耗,航空公司们这才将目光投向了翼尖涡流,这个直接导致飞机需要付出更多燃油才能抵消其影响的地方。

在客户,也就是航空公司的需求引导下,波音等公司开始注意到翼尖涡流,并开始着手寻找解决其对飞行负面影响的办法。

然后直到1988年,波音公司才开始在747-400型飞机上,推出了一款斜侧翼的设计。但这玩意,效果并不好。真正让这项技术被广泛运用,还得到湾流公司,在其飞机上采用融合式小翼(blendedwinglet)以后。

换句话说,翼尖小翼的普及应用,基本得等到九十年代中期,乃至千禧年后。现在提前三十,甚至四十年讨论这个问题,许亚林也得斟酌一下措辞,想想该怎么把这个问题,给徐机长讲明白,以及,为自己的说法来源,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处...

“我也就是瞎琢磨...”

开头,先定基调:咱就是瞎琢磨,你们别多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