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务实的思考55(1 / 2)

“更加麻烦的地方,还在一个定量的问题上。咱们的粮票,每个月只有多少,你也清楚。”

“30斤...”

许亚林,这一次是真的沉默了。

国家干部,不分级别,只看单位。县以上机关单位每月30斤左右;区县以下基层机关,边远地区单位,则会略高一点,33斤左右。

其中细粮粗粮的比例,大致在3:7。

如果只看钱,自己不缺。近一百块的月工资,在这年头足以养活很多人了。可定额配给、统销统购的存在,才是真正制约农村人口往城市流动的根本问题。

哪怕自己以后天天吃食堂,将自己的定量全部拿出来。那也只能养活赵姑娘一人,或者说,再算上自己外出执飞时,去各地用钱买回来的那点点粮食,东拼西凑一下。再拿这些粮食和自己定量中的30斤一块凑一凑,勉强养活老青小三个人...

不说吃得多好,起码饿不死。可一旦这么做了,那自己孩子的口粮,从哪来?

除非,自己忍心将他们全部丢在农村,甚至就连赵姑娘,包括赵姑娘的家人,全部留在农村。只要他们在农村里,那么即便是没有粮票,生产大队的供给配额也是有的。甚至,包括自己此前想的,什么拆迁...想当拆一代的爹,这些崽子们也得留在农村。不然的话:

你人都不在农村了,地从哪来呢?

要知道,现在才1964年,距离改开后的大基建时代到来,足足有三十年。那可不是三年,试问一下,自己真的能下得了这个狠心将自己未来可能到来的子嗣都丢在农村吗?

或者说,即便自己知道,等他们出生后,只需要苦个二十多年。往后四五十年都是享福,可这话,又有谁能理解呢?

在自己未来的子女们眼里,如果自己真把他们全部丢在农村的话。可能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他们自己那個当飞行员的老子,只顾自己吃香喝辣,根本不管他们兄弟姐妹的死活...

这样发展下去,即便真等来了所谓的拆迁,所谓拆迁后的好日子。

自己还指望人给你孝敬什么劳子、迈子?

不,甚至都不用提那遥远的未来。就说眼下:嫁给一个城里人,结果却不跟人进城...

这事怕是赵姑娘,或者赵姑娘家人那里就会第一个不理解。

“年少时的冲动是正常的,但是阿林啊,这话你可能不爱听。这生活、过日子,那是不能冲动,得精打细算的。你明白吗?”

终于在许亚林的脸上,见到了彷徨的神色,徐机长悄悄在心里松了口气。

“唉,我明白的。机长,其实我没有你和荣哥想象得那么...感情用事。”

默默地拨动了一下鱼竿,将钓钩换了个位置后,许亚林幽幽地说道:“我一直都不否认,赵姑娘的外表很吸引我。就和城里常见的那些麻花辫不一样,让我眼前一亮。这种感觉会催生出一种,让我想要更多了解她的想法和欲望。这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要和她发生些什么...到现在为止,我都和没她说过两句话,你说情感深厚,那是开玩笑了。”

“你能想明白这些,那最好不过。”

“是啊,但我也...嗯,有些不好说的理由和想法。比如,机长,你说...如果我和那赵姑娘之间,有了进展后,我不给人接到城里呢?”

“嗯??”

一声蕴含着浓烈疑惑的鼻音,从徐机长的鼻腔里哼出:“你刚刚说什么?”

“我说,不接她出农村。或者说,两头跑一跑,地里的活,该干还是干,该种的,也继续种。”

“你疯了?”

“没有。”

许亚林连连摆手:为了保证一家人的存活,以及对未来拆迁时的那份天降横财的贪恋。这个想法成因,自然是没法说的,可换个角度...

“我是这么想的:客观上呢,定量问题。只靠我一个人的定量,的的确确,养不活那么多人。所以,必须得有人回到农村;这主观上呢,其实我想您也知道,咱们现在为什么要搞这个统购统销。”

“为了工业化建设..唉,农村苦啊,农民更苦。”

果然,徐机长的回答没有令许亚林失望。或许是得益于飞行的这份工作,经常能够和一些地方、乃至首都里的高级干部打交道的缘故,徐机长的眼界并不低。

表面上看,统购统销是因为粮食不够。可粮食为什么不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