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字(1 / 1)

彭字:

彭字鼓形,本义是一个“士人”敲大鼓,发出了“彭彭彭”的声音,一眼眼老人说,那个三丿,相当于模拟声音发出的样子。

彭,作为姓氏多有,远有彭祖,近有彭德怀;

作为敲鼓的意思则没有听说过。

从甲骨文到商朝,它的字型就没有多大改变,

三撇或在左,或在右,都是一个意思;

壴音朱,也是一个汉字,演化出彭、澍、尌;

壴者鼓也;

壴上半部分的“士”的原型是一竖代表一个人,左右向上的两划代表扬起了两个胳膊,这个人在敲鼓,下半部分就是一个圆形,圆形下面是“支架”,现在看起来,壴字像“豆”,但是并不是豆的意思;

甲骨文的一种写法是把“三撇”紧贴着“圆鼓”,表示“彭彭彭”的声音,呈现出一个放倒的T字形;

到了周朝早期,“鼓”的字型有了些许变化,三撇变成两撇,在左侧,壴上面的“人”变成一个“三横用一竖穿过”,上不出头,下出头,老人说“是大鼓的装饰品”;

中期,鼓字型中的壴,上面的“装饰品”变成了两横一竖,三撇到了右侧;

战国时期,鼓的字型变化大,它的“底座”更高了,代表鼓的圆圈上面加了一段更大的圆弧,变成了大牛皮鼓,敲鼓的人好像看不见了,他站在高高的台上,(或者车上)敲击大鼓,发出的声音在台下的人听到,

所以,两撇在“壴”字的右下角出来,表示下面的人在听鼓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