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大业亡大隋25(2 / 2)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以后,李世民深感“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兄弟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六月,李渊前往仁智官(今陕西宜君西南)避暑,居守的李建成派人送铠甲到庆州,两人来到豳州的时候,告发庆州都督杨文干叛乱。同时,宁州人杜风举也到仁智宫进行告发(一说李建成私下吩咐杨文干“募健儿送京师”,“欲以为变”)。李渊大怒,召李建成至仁智宫究问,又令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传召杨文干。结果宇文颖到庆州后,反而帮助杨文干发动叛乱。

李渊闻讯后,担心此事牵连太子,可能有众多响应者,于是派李世民前往讨伐杨文干,并许诺事成后立他为太子,废李建成为蜀王。但等到李世民平乱后,李渊却在李元吉与诸妃的请求及封德彝的游说下改变主意,仍令建成回京居守,“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东宫和秦王府的幕僚王珪、韦挺和杜淹,加以流放而已。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建成夜召李世民饮酒,李世民心痛吐血。李渊无可奈何,因此对李世民说:“看你们兄弟,终究是不和,一同待在京邑,一定产生忿争。”他建议李世民回到陕东道大行台所在的洛阳,“自陕以东,悉宜主之”,并可以建天子旌旗,效仿西汉梁孝王刘武的故事。

秦王李世民不语。而秦王府的幕僚,“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兹事体大,李世民犹豫未决。恰在此时突厥入寇,李建成举荐李元吉督诸军北征,并带走了秦王府的主要将领与精锐士卒。在东宫担任率更丞的王晊又向李世民告密,说李建成将乘为李元吉饯行时暗害李世民。

在这已经势同水火之际,秦王李世民与幕僚房玄龄等密商发动政变。他向李渊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并说:“臣于兄弟无丝毫所负,今欲杀臣,似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亦耻见诸贼!”

李渊听后大惊,告诉他说:“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

同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在长安宫城玄武门附近伏兵,乘李建成、李元吉入朝时将二人射杀。随后,又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史称“玄武门之变”。

当时,李渊正泛舟海池,秦王府大将尉迟敬德戎服入见,李渊大惊,问道:“今日是谁作乱?你到这里来要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秦王因太子、齐王作乱,举兵将其诛杀,唯恐惊动陛下,特派臣来宿卫。”

当时裴寂、陈叔达、萧瑀等人随侍左右,李渊对裴寂等说:“没想到今日竟见到此事,现在应该怎么办?”

萧瑀、陈叔达劝李渊将国事交付李世民,以能换得无事。

李渊只好表示同意,并下达“诸军并受秦王处分”的手令,这才平息了这场事变。

六月七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八月九日,李渊正式禅位于李世民,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年号贞观。

李渊成为太上皇以后,仍居于太极宫,但已不再预闻国事。而李世民登基不过二十天,东突厥风闻,遂来了长安城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