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27-泥中生机52(1 / 2)

从前,在一片宁静而富饶的土地上,有一个被阳光照耀的村子,村子的名字早已被岁月遗忘,但人们却都记住了那个姓小笛的财主。他的庄园占据了村子的大半,村里的二百多口人,无一不是小笛财主家的佃户,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换取微薄的收入。

然而,这一年,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阴霾所笼罩,当地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小笛财主家门前那口碧波荡漾的大池塘,几十年来水位从未下降过,如今却像一面镜子,渐渐露出了干涸的底部。小笛财主心急如焚,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口池塘的枯竭,更是他家族财富和村民生计的威胁。

于是,小笛财主急匆匆地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后院那间古朴而庄严的屋子,去找那位被全村人尊敬的老管家。老管家已经九十高龄,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却依然明亮而深邃。他帮小笛财主家三代人管理过庄园,早已成为了小笛家的精神支柱。虽然如今他已经不再管理具体事务,但每当小笛家遇到大事难事,小笛财主都会亲自去请教他。

听罢小笛财主的担忧,老管家缓缓睁开那双半闭的双眼,仿佛能看穿世间的纷扰。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到池塘边,凝视着那片即将干涸的水面。片刻后,他仰天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八十年前,这口塘也干过一次,那时村里饿死了不少人。看来,如今又有灾荒了。我们得早做准备啊。”

回到后院,老管家又郑重其事地叮嘱小笛财主:“池塘见底后,你可得记住了,千万不能让村民下去捉塘里的鱼。鱼和水就是小笛家的财富,也是我们村子的命脉。若是让人破坏了风水,那可就不妙了。”

过了几天,池塘的水终于彻底干涸了。阳光照耀下,池底似乎有一层乌云在不停地翻滚涌动。村民们好奇地凑近一看,原来是一条条长达数尺的鲶鱼在泥泞中挣扎。这些鱼的数量多得惊人,仿佛是整个池塘的守护者一般。

村里家家户户都缺粮少食,眼见这唾手可得的鱼群,大家都想去捉来充饥。然而,小笛财主早已安排了几个家丁守在池塘边,手持棍棒,严阵以待。村民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那些鱼群在泥泞中挣扎,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他们暗地里大骂小笛财主不是人,竟然在如此艰难的时刻还要独吞这些救命的鱼群。

两天后,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池里已是一滴水不剩,只留下一层密密麻麻的死鱼,它们如同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生机与希望,如今却都化为了死寂。老管家步履蹒跚地走出来,他抬头望向那片曾经波光粼粼的池塘,眼中闪过一丝哀愁。他对小笛财主说:“这些鱼死在池底,恐怕不吉利,得清干净才是,就让大家捡了去吧。”

小笛财主沉默片刻,似乎也在权衡利弊。最终,他点了点头,允许村民们下池塘捡那些死鱼。然而,死鱼的数量虽多,却没能让村民们吃上几顿饱饭。很快,家家户户都断了粮,只能向小笛财主家借粮度日。

小笛财主是个精打细算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有利可图的机会。他借出的粮食利息极高,借一生粮,明年就得还一生半。村民们虽然明知道小笛财主是在趁火打劫,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牙借回家中活命。

一晃过了半月,眼见村民们天天都跑来借粮,小笛财主心里开始没了底。他意识到,这么借下去可不是办法,这样下去他的家业迟早会被这些佃户们吃空。他眉头紧锁,把利息翻了三番,想以此让村民们知难而退。

然而,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村民们。他们围着小笛财主,纷纷指责他没良心,趁火打劫。外面的吵闹声惊动了后院的老管家。他拄着拐杖走出来,把小笛财主叫进后院劝道:“如今遇上灾荒了,你不借粮给他们,他们就只能去逃荒了。逃荒的路上凶险重重,能不能活着回来还难说。到时候,谁帮你种粮?你的债又跟谁要去呢?”

小笛财主苦着脸说:“我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但全村二百多口人都靠我养活,我这点小家业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老管家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古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们,他们自然会感恩戴德。若是你现在置之不理,等他们真的去逃荒了,到时候你的庄园谁来照看?你的粮食谁来收割?你的债又向谁去讨呢?”

小笛财主一时无言以对,只能无奈地搓着手,长叹一声。老管家见状,继续语重心长地分析:“如今世道纷乱,又逢灾年,连朝廷的小笛法都难以维持秩序,人们饥饿难耐时,哪还顾得上什么小笛法刑律?”小笛财主闻听此言,焦虑之情溢于言表,急切地问道:“那我该如何是好?这粮食还是必须借出去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