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所有的好故事都应该有个好结局(2 / 2)

  “尤其在战争时期。”史密斯太太说,“我妈妈还记得小时候领食物的事。那会儿穷人可没什么好吃,不是黑面包就是罐头豆子,一周只有一磅肉。一切食物都是配给制,富人也一样,就算花钱去餐馆,不能超过三道菜,只能有一道荤菜。”

  史密斯先生哼了一声:“德国人干的好事。运输船和船上的食物都过不了英吉利海峡。还好我们有土豆,还有英勇的渔民。”

  为了鼓舞士气,炸鱼薯条不受配给限制。每当摇铃在街头响起时,男女老少都会露出久违的笑容,冲向停在路边的便携式油炸车。

  热气腾腾,充满油脂芬芳的炸鱼薯条,就是二战时期英国人的救赎。

  “难怪小谭给我的统计数据显示,有36%的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外出就餐的首选是炸鱼薯条,比青少年还多。”

  秦椒想,这一定就像成都大爷坐茶馆,哪怕手上戴着劳力士,叫茶还是“老三花来一碗!”

  不仅是饮食习惯,也是回忆和情怀。

  史密斯太太还提到她妈妈小时候排队时的一件往事。

  “当时约克来了许多陌生孩子,都是从大城市被疏散来的。还有些外国孩子,从德国来的犹太孩子。”

  “儿童运输计划。”史密斯先生补充道,“可怜的犹太孩子,远离家乡和父母来到约克。那时候谁也想不到,几年后他们在欧洲的亲戚会被成批杀害。”

  史密斯太太的妈妈,就遇见了一个犹太男孩,又瘦又小,很容易就被其他孩子推出炸鱼薯条的队伍。

  那些孩子朝他吐口水,丢石头,管他叫德国鬼子。他们发现他只会说几句英文,德国口音还特别浓重。谁都知道,大家之所以会饿肚子,都怪该死的德国鬼子。

  “我妈妈当时吓坏了。她认识那个男孩,他的寄养家庭就在她家附近。后来她很后悔,没有阻止他们欺负他。她只是把一半的炸鱼薯条放到了那家门口,不知道那个男孩有没有发现。”

  秦椒同傅亚瑟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熟悉。

  “后来呢?”

  “后来她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孩。听说是没力气干活,被寄养家庭退回去了。我妈妈为此遗憾了许多年。”

  “或许他换了一个寄养家庭,过上了比之前更好的生活。”傅亚瑟忽然道。

  “没错,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秦椒用力点头。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美食文

返回